第64章 WC,农!-第3/4页

加入书签
        “虽然我的祖国贫穷而弱小,但我为他而骄傲。我们国家的统治者厉行节俭,只要能吃到芋头炖肉,新鲜沙丁鱼就满足了。所以农民在丰年,甚至都能吃上白米饭;就算是灾年,也往往有下了菜叶的粥喝。”

        “你们不是兴修了很多佛寺吗?”

        古代日本贵族比较节约,洁萝是有所耳闻的,但洁萝也知道在无用的宗教仪式方面,日本人也不吝惜挥霍财力劳动力。

        “佛寺?佛教建筑物?我在大明帝国倒是见过一些。但是森国……好像佛教并不流行啊。虽然我们国家离明国不很远,但佛教文化应未曾传到过我国。”

        “大明帝国!?皇帝姓朱?”

        洁萝的问题对龙子来说怪无厘头的,有种什么都不懂只是为了找话茬胡言乱语的感觉,不过她还是就自己所知如实道来:

        “姓蒋。”

        “他们的前朝是清吗?”

        “这我倒不知。”

        没想到区区一颗星球上,竟同时并存着两个□□上国。还好是隔着一个大洋,不然……

        慢着,隔一个大洋?

        洁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投胎到了异世界的美利坚合众国,难怪东西方人种文化如此混杂,也完全没有大一统的感觉。不算洁萝这个层次才能遭遇且活着记住的‘群青’,朝廷的唯一存在感就是被骂“只晓得收钱一点实事不干的王八蛋,禽兽,畜生,寄生虫!”这一点没有□□上国的感觉——本来就不是□□上国,真正的□□上国,在大洋对面呢。

        “说到明国,明国的农民,真是挣扎在汤火之中。仅吃一项,他们的贵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灿烂的美食文化甚至在森国的影响力,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代价,则是他们勤勤恳恳的农民,只能以杂草虫豸充饥。粥里能下块番薯,对于哪怕是在乡下已经有一定身份的教书先生,都能算作是过年一般的享受了。那些真正赤贫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龙子没有说出些什么,她的语言无法描绘出她的所见。而作为她的所感——眼泪中承载的感情,却不意外的引起了洁萝的共鸣。

        洁萝学过历史,她饱读诗书。大洋彼岸的同胞正在经历什么,她从唐诗中都能翻出:知名诗人杜甫于广德二年作诗《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被当做是古典王朝盛世的真实描述,让人误以为“盛世”便真是字面意义上的盛世。可实际上呢?

        抓着昙花一现的盛世末尾的天宝十四年,杜甫写下了中小学生必背诗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那句脍炙人口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并不为中小学生所知的是,该诗中还另有名句,写的是自己的切身之痛: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开元天宝年间、丰年、有编制,不交租税不服徭役的八品官员杜甫的儿子尚且死于饥寒交迫。那平常年景呢?那些不仅要承担朝廷的租税徭役,还要被本地官吏盘剥的更贫贱的黎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