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莫斯科餐厅-第2/3页

加入书签
    老婆这个词目前仅限于南方闽浙粤港一带流行,北方人还是称呼为爱人。小包的话有些雷人,连冯昌也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刘晴芳一眼。徐三就恍然大悟:哦!你的童养媳?

    刘晴芳挣开小包魔爪,脸色绯红,说:你要再胡说八道,小心撕了你的嘴。

    徐三偷笑着,心说:原来是一厢情愿地胡扯!

    车子停在莫斯科餐厅附近的对面,这里是西长安街延伸的复兴路上,晚上七点多了,依旧人流熙熙攘攘。小包叫冯昌一起进去,冯昌摇摇头,拒绝了。上次他三个提前回国,致使小包受伤,已经记小过一次,他不敢再犯这种小失误。

    三人坐在桌前等了半个小时,一路来了三个女生,都是十八岁二十岁的年轻人。徐三介绍了一下,说小包是咱们新东方的顶梁柱,是咱们的合作大股东,这几个女生很矜持地和小包打招呼,问了小包最不喜欢的年龄问题。

    看到刘晴芳,几个人热情多了,刘晴芳的照片印在卡带封面上,唱片外套上,她们见得多了,就自然觉得熟络。

    又等了十分钟,又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也是二十岁左右的小年轻。徐三介绍说,这是谁谁谁,没有介绍他们父辈的名字。小包凭着姓名和后世的照片,也能猜出个八八九九。都是大神级的官二代啊!

    几个人和刘晴芳打招呼,刘晴芳忽然说:你们不知道吧?那首《小城故事》的词曲作者就在这里,他就是小包!

    这下几人看小包的眼神就顿时不一样了,目光里透着景仰敬佩的成分。徐三一看,原来是这个情况啊?就说:姐几个不知道吧?这个小包写的小说,上海电影制片厂已经准备开机拍摄了,电影名字就叫《海岛死光》。大家先去找找小说先看看吧!

    几人开始和小包热络起来,小包拿起菜单,说:大家还是先看吃点什么吧?服务员来看了三次了。

    除了几个招牌菜式,这个时代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小包指着罐焖牛肉、奶油烤鱼奶油蘑菇汤奶油烤杂拌、鹅肝、果子酒给要了八份,又对着服务员说,那边的那个人的帐也算在我这边。给他照着这个也来一份。

    几个人看过去,那边坐着的正是冯昌,他不放心小包,也到了大厅内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要了杯咖啡,慢慢品着,等候小包。

    小包扬起咖啡杯,朝冯昌示意。几个人就问:那个大叔是谁?怎么不一起来坐?

    小包说:他不会过来的,咱们开吃!

    盘子里的食物很少很精致,不是小包这样的粗货享受的,他拿起银制刀叉,很粗鄙地扎起鹅肝,在汁液上滚动一下,一口就咽了下去,这个动作立即被徐三和叫小四的模仿起来,随即和一班女生引起共振,大家舍弃牛肉和烤鱼,先把鹅肝吞下再说。果子酒小包也不能尝,只是叫续了一杯咖啡,然后就举手买单。徐三还要说话,看见小包拿出橡皮筋扎着的一扎美金,立刻就不说话了。

    服务员看见大把的美元就在票据上写换算算式,说:美金结算的话,一共九客,人民币是54块,美金是贰拾元整。

    小包抽出张二十块的,又拿出两张一美元的说:这是小费,谢谢你的服务。

    几个人瞪大眼睛,这个小包太逗了!还给小费!

    服务员说声谢谢,拿钱离开,过来送小票时,再次给小包续了咖啡。

    小包说:下次咱们到北京饭店吃大餐,大家不要缺席哦!我还有事,先走了昂!说着对刘晴芳点点头,先走了。

    那边冯昌立刻起身,一起离开。

    几个人问徐三,那个跟着小包的人是谁?

    徐三说:接送小包车子是禁卫局的牌子,那个人肯定是他的警卫员,看样子,小包的级别不低啊!刘晴芳,这个小包你了解吗?到底什么来头?

    刘晴芳低头想了一下,就说:他父亲是工人、母亲从农村刚出来,不过他的事很传奇,进步很快啊!

    几人来了兴趣,开始探听小包在江城的传奇经历。

    小包来到西山奶奶家,警卫员和门岗交流一番,小包进入15号院子,和几个月没见的爷爷见了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