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洲,一衣衫褴褛道人径直走进这名为无相寺的破小庭院,只见一和尚双手合十,静心参禅。道人跨过门槛,肆意挥舞者拂尘,修道之人却和唱着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沉寂片刻,老和尚不紧不慢地用道家教义回应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人气笑道:“无量天尊,秃驴,守了这么多年还没交出去,折损的功德和修为值得么?”随后,道人从袖子摸摸索索出一张符纸向虚空掷去,道人随即消失在寺庙中。老和尚突然睁眼,双手合十道:“又见人间苦海升莲花,如何不是如来祖师西来意”....
大门上空有一隐秘阵法,阵法内有一名为碧落的小洞天。剑意微动,阵法大开,汉子敛去一身剑意,化身一个身形瘦小的老者,悄然飘落在这个小镇中。小镇不大,格局呈方圆,中心位置是一颗古朴的大树,方圆上下有一条蜿蜒的巷道,宛若一条蛟龙分开东西俩侧。盘踞在这个小镇的姓氏不多,但巷子中的姓氏却很分明,为东枢赵氏,西璇楚氏,南禄陈氏,北曲马氏,上衡齐氏,下阳刘氏,中摇彭氏...
五月五,端阳。
古俗歌曰: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中摇巷,一衣衫斑驳的黝黑少年按照当地习俗,在门前悬挂着一个小布袋,里面是一把菖蒲和艾叶。这个小镇流传下来的老话: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少年姓彭,名星辰。自爹娘走后,少年便独自一人,照看历代星辰。为谋生计,早年彭星辰跟着半个师傅学些碑刻,常帮忙镇子的白事,按照拓本,凿碑刻文。师傅姓陆,尚无儿女,脾气却是古怪,又因经常做的是白事,小镇的人戏称陆师傅为老陆头,老陆头对于碑文字句语法一事极为倔强,雇主希望碑文能添加些词句以称赞逝去之人的生前功德,听到这些老陆头可不乐意了,总是骂骂咧咧道:“没这样的碑文,要是不刻上别家去”。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偏偏只有这里刻出来的文字让人感觉到有这么点意思,却又说不出来,并且这里偏僻,价格便宜,这年头谁不想兜里多省下几个颗‘大哥、二哥’呢,那些并不是很富裕人家只好捏着鼻子认了。某一时间,天灾不断,导致收成不太景气的人家想把孩子送到老陆头这边学点手艺活。老话说,手艺在身,不愁吃穿嘛。但老陆头对于收徒弟可是出了名的严苛,首先要相貌得好,还整体神神叨叨什么字如其人,长得好已经是刻好了一半的碑文了。然后是,手指纤细,手臂孔武有力。这又是另一套说辞,什么手艺活讲究个粗中有细。总之对于这些孩子挑挑拣拣,怎么看,怎么不满意。为求生计,年幼的陆星辰早早来到这里想碰碰运气,很不巧,彭星辰就是被第一条相貌给筛下了,其他的都没得看。但这个少年并没有放弃,不管刮风下雨总要来这里蹲着,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打水,劈柴,搬运石碑等都有做。老陆头起初还是挺嫌弃的,看到这个少年也没有影响他干活,当时默许他的存在了。时间久了,也算有半个师徒之实了。但老陆头总嫌弃彭星辰‘资质’不行,始终不愿意有师徒名分。彭星辰只好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断文识字和那半吊子凿刻功夫边跟着老陆头去给镇子的人办些白事,好换取些钱粮,让自己不再挨饿。毕竟是办白事,去到那些殷实人家,在同龄孩子眼中,彭星辰是个异类,受尽他人白眼与嘲弄...这些还是小事,在某些时候,那些孩子还成功群结队向他丢石子还谩骂,没爹娘的贱种。时间久了彭星辰也受不了,某天夜里,少年一把抓住了那群孩子领头人的脖子,双眼布满血丝的他如恶狼般盯着这个孩子。这群孩子纷纷惊恐窜逃,只剩下那被抓住脖子脸上泛紫的孩子一脸震惊地挣扎着。突然,耳边传来不知名的声音:“不要犹豫,按照你的想法做吧”,就在少年下定决心的时候,耳边传来另一个声音:“又见祖师西来意,放下仇恨,自成大道”。月色朦胧,黝黑的少年一把甩开这个孩子道:“滚,别让我再看到你”,这种冷漠的声音仿佛那人从地狱中归来,这个孩子大口喘气,惊慌爬起身来蹿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