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没有送过针线给他,是因为)-第2/4页

加入书签
 知道这是陛下要休息的意思,眼梢扫一下小太监,示意让外头等着的大人们往阴凉处站站,里面要多说两句话。

 景元帝饮了口茶:“是了,你女儿,皇后上回提过。”

 林大有便道:“谢娘娘这许多赏赐,臣女高兴得很。”

 阿宝确实高兴得很,她得了一匣子金饼,不知怎么用好。

 戥子道:“那当然是买地啊!”小本生意说塌就塌了,有田有粮心里才不慌,有什么都不如有田强。

 戥子细算过,她再攒几年,也能买上一亩中田,以后家去,她也是有地的人,有了田地就能立女户了,往后还能招女婿。

 前些年仗打得凶,好田好地荒废了许多,刚打完仗那会儿,原先十两的田地折价就能买到,林家就是那会儿一气置下了二百亩上好的水田。

 等到战事初定,景元帝还未行册封大典,就先急发政令,减免赋税以养生息,让百姓有田可耕,各处都将流民送还原籍,不可使田地荒芜。

 田价一稳,米价也稳了,现在的田价稳步回升。

 按一金十银来算,阿宝这一匣子小金饼换成银子总有三百两,中等田地能买下三十亩。

 要是有人急卖,还能多买一些。

 阿宝自己拿主意,大半钱拿来买地,归在林家的田庄里,如今她正经是有田的人了。

 景元帝听在耳中,就是林家并无怨言的意思,他颇为满意,宝华多舌确是宝华的错,但林家不能因此生怨。

 放下茶盏,看了看林大有的胡子:“你这胡子可算是长齐了?”

 林大有嘿嘿一笑:“没长齐,我闺女把这一溜给我剪平了,她说这样就看不出来了。”把缺口剪平,可不就齐了,只要看不出来,便没人笑他。

 景元帝才刚咽了口茶,听得这话,坐在上首闷笑出声,林大有这么个莽汉,怎么就养了这么个女儿。

 “你同你女儿倒是亲近。”

 原来小五也同他亲近,是几个女儿里最不怕他的。只是姑娘长大了,跟爹就生分了。

 说了几句闲话,又谈正事,待景元帝说退下,林大有便退出殿外。

 才刚走了没几步,严墉在后面追上他:“林大人。”

 林大有再耿直,也知越是皇帝身边的人,越不能得罪,他立时停下脚步:“严公公,是陛下叫我回去?”

 严墉笑吟吟摆手:“不是,是我想同林大人说几句话。”

 林大有不知严墉要说什么,但他还挺看得上严墉的,因严墉不似旁的太监,他是跟着大军一同南伐的。

 也领过兵,也杀过敌。

 不论养马还是打铁,只要干得好,那就算有本事。

 “严公公请说。”

 可严墉的态度一直暧昧不明,到最后他也没倒向谁。来时裴观已经在奏疏收在袖中,此时取出,递给严墉逞上。

 裴观立在武英殿外整肃官服,等小太监传召,他这才进殿行礼。

 就这么一停留间,林大有遇上了裴观。

 旁的人听到这句,已经明了,可严墉看林大有站在那儿张着一双眼,就知他没听明白。于是严墉又道:“陛下政务繁忙,能这般笑语两声实在难得,林大人上殿不必拘束。”

 但长兄当如父,裴观因守孝耽误了亲事,裴珠也是一样。上辈子还是他为官之后才为她择嫁,加厚妆奁将她嫁了出去。

 严墉似是明白什么,又冲林大有点点头,返回殿中去。

 裴观想使眼色已然来不及,当着严墉的面,有什么眼色能不被他看穿?

 “这是何时写就?”“年初。”

 严墉听了点头:“那我就不叨扰林大人办事了。”转身便想回到大殿中去,余光看见裴观的目光扫过林大有腰间挂着的荷包上。

 景元帝俯视这位旧帝点的探花郎,如松如玉,确实当得起探花的名头,看了他两眼:“办法不错,去办罢。”

 微笑着对林大有道:“林大人每回听宣进殿,与陛下闲话两句,陛下总会松快一阵。”

 裴观点一点头,还看向母亲:“母亲跟妹妹在看什么?”

 裴观这份奏疏,只从国子监博士的角度去写,并未站在更高处去写国家该如何选人才,而是写国子监学生该如何践行所学。

 林大有一点头:“熟。”

 他与这个庶妹年岁差的大,他又一直在外求学读书,并不多么亲热。

 只一瞬,探花郎又面不改色朝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