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百万规模赈济-第2/3页

加入书签
    具体数量主要看根系发育状态、水资源丰度和日照,各哨站都不太一样。

    糖浆会在哨站里由士兵自己晾成糖块,这一步主要照顾缺水的哨站,把作为溶剂的水给弄出来,晾制过程中的水气也不用人工管理,新哨站树一楼有专门的区域生长了毛细吸水器官,能把室内空气湿度降低到30%。

    制好的糖块,部分储存于哨站,士兵可以偷

    吃,但出营携带量须按行动规则安排,不能用麻袋扛。

    还是按一个哨站管一个营的标准。

    要求储存够利刃军团一个营3天的量,利刃的能量消耗差不多是常规体型人类的两倍,行军战斗状态差不多是8000大卡一天,虽然作战安排上没有太多行军的部分,还是按这个数算,三天就是三吨糖。

    多余三吨的部分,由各团后勤连负责,每月清出,集中到总部制表,扣除军队损耗后还有余额的就上交。

    总的来说,这套新哨站系统就是为了尽可能填掉军队的糖损耗。

    实际操作中,军队的日常餐并不是和糖块死磕,也会配备蔬菜、肉餐、粥面之类的,所以平时会出现大量的糖结余。

    新哨站系统还是个备用的概念,万一局势恶化到无法给军队正常供给,起码他们靠着自己能顶上一阵。

    日常结余,王齐打算做一次大善人,拿去给境外赈灾。

    形式嘛,修机场、排水渠,有余力的话可以给当地领主修一修城墙。

    计划为100万饿肚子的灾民,提供每人每天800卡热量,也就是每人每天160克糖。

    这个数字用来做基建肯定有点离谱,但王齐还是得基于自身能力来做事。

    100万人对应的供应量就是每天160吨,即使用转让给航空局的蛮牛滑翔型来运,也要15个架次,但很明显15个城市很难凑出100万来,实际运输架次要翻倍,大部分地区只能用木头人系列对接。

    这些飞行活动完全不盈利,只能顺便花钱采购点特产比如矿石什么的,也不可能把规模扩大到会影响正常运输需求的程度。

    作为补偿,对这一百万人每天发2角钱。

    两角钱在境内可以吃饱,眼前境外的情况可能买不了啥,但凑合着也能让受救济群体里不能参加劳动的老人小孩活着……尤其是小孩。

    虽然王齐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灾难期间年老者注定要给劳动力让位,这就是自然竞争的残酷。

    小孩也一样,灾荒时换着吃孩子不是吃大人,同样也是保证壮年劳动力的存活率,当然也因为小孩打不赢大人。….

    对应这么大规模的赈济,行动之前还要运输工具。

    这部分为了节省运力,只运输锄头、镐头,木杆到当地加工,加上加工独轮车、板车的各种工具、钉子,大约需要损耗2000吨运力。

    后面还有更麻烦的。

    地面物资管理,境内还好,境外至少要两万人!

    稍微算算就能看到,发物资的每人每天对应200人,超过这个数大概会产生专业对口需求,组织劳动的每人每天对应80到100人,维持秩序的比例要更大。

    那么多人自然不可能境内派遣,占用的运力太可怕,所以只能当地雇佣。

    家里有自己的行政部门,王齐知道这个比例工作量还是太大,境外太远,必然产生**和相互倾轧,可也管不了那么多,首先让更多人活下来才是要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