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彦是被老爷子扔出北京的。
老头七十多岁了,眼见霍彦二十好几了,是大院里唯一一个犟着骨头不肯参军入伍的,长得倒是人高马大的,偏偏爱拿根画笔涂涂抹抹,在他看来:娘不拉叽的,没老子当时上战场的半分勇猛,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男人倚在门框处抚着额头轻笑:“爷爷,您参军那是解放后的事了,您没上过战场。”
满头华发的老人不自然地僵了一瞬:“你爷爷,你哥哥,你老子,都去参军了!不去?不去你就给我滚出去!”
面前的孙子倒真的收敛了神色,似乎在咀嚼这句威胁,他想通得很快,片刻后麻溜地买了机票,头也不回地滚了。
霍彦出生在冬季,却有个听起来就热的名字。
他从小生长在皇城根脚下,一家人端的是****的饭,信奉的是虔诚的马列主义。
但自从他出生起,家里的老头子却听信了一些“三教九流”的说辞,当啷着破碗讨着饭,非在他家老头面前忽悠,说着孩子命里有一场大火。
按理说,这五行八卦,缺什么得补什么,什么多了得往外拿一拿。
找这么个理,他该叫个霍淼才对。
但那算命的又说了,他命里的火,既会害他,也会救他,家里人继续追问下去,那老头只神秘兮兮地摇头,“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于是就给他取了这么个怪道名字,谐音“火焰”。
命里的大火迟迟未出现,他本人的性格倒是验证了这一名字——火一样的蛮横霸道,说一不二。
大概所有拿画笔杆子的人对敦煌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他也不例外,早在三天前,他就收到了敦煌研究院的入职通知,终于听到了老爷子大发慈悲的一声“滚”,收拾行李的时候都生怕自己滚慢了。
【敦,大也。煌,盛也。
古时候,敦煌原址不过是不见任何绿意的荒芜之地,后传说经仙人雨露恩泽,竟凭空生出一片绿洲来。
后来,匈奴人在此扎根,壮大其族类,并屡次对汉族发动战争。汉族统治者不堪其扰,选择了历代统治者献祭女性的法子来安抚外邦,妄想永结同好。
那一年,当朝统治者将公主送去与匈奴结亲,公主带走了皇后所赠的仙鹤,只道:此行千里,一去难归。又向皇帝开口索要了御花园里两颗绿色的宝珠。皇帝虽不解,却也应允。
公主黯然神伤地踏上和亲之路,哪知皇帝竟是个小人,路上安插两位亲信,竟意图趁她不备,盗走绿珠。
路上,公主对两人鬼鬼祟祟的举动有所防备,保险起见,她将颗绿珠塞进了仙鹤肚子里,第二天仙鹤死了,她便差人将仙鹤就地掩埋。又借机告诉众人:仙鹤已死,宝珠被贼人盗走。
两位亲信观察几天,见确实没有绿珠的踪影,只得灰溜溜回朝报信。
相传,没过多久,当年掩埋绿珠的地方生长出了一片绿洲,来往的商队赞叹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宝石,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敦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