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实践出真知-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并不是怎么击溃五皇子的计谋,而是西北西南的战事,批量生产的弓弩没有精心制作的弓弩那样百发百中,但是有能够百步穿杨,瞄准能力只需要进行训练也不是难事,这样的时间金钱成本至少比慢慢培养一个骑射士兵消耗少很多。

        “赏。”鱼贯而入的赏赐再一次被抬进了尚书府,工部尚书虽然为人清廉,一生致力于研发,但谁会嫌弃钱多呢?这几日夫人都对自己和颜悦色,作为宋澜的上司,他获得了好处又怎么能少得了宋澜呢。只是工部尚书现在还有一件事积压在自己的心头,也许宋澜可以帮忙解决这件事。

        这一天临近下班,工部尚书悄悄地把宋澜叫了出去,书案上铺设着一张长长的画卷。

        “咱们工部平时会发明一些东西,但都是闲月才这样。马上就要到夏季雨期,南方一直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地带,工部每年从夏季开始就会去南方堤坝驻点,一是修补堤坝,二是研究如何引流。”工部尚书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每一年的方案都是修补,堤坝已经越来越高,但是每年还是有灾害发生。我们也知道堵不如疏,但是迟迟研究不出一种快速搭建桥梁的办法,这引流往哪里引才好。”

        被单独提问的宋澜一点也不慌张,在短短的几秒钟思考中,宋澜想起了曾经一个世界自己学到的知识,九根柱子便可以搭建一座廊桥,这景象还被记载在一幅画中,古人的智慧有时候就是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中诞生的。

        问厨房要了九根筷子,宋澜蹲在一块沙地为工部尚书亲自示范了建造的方法,材料很少,却简单又稳健,作为临时的桥梁足够人们的行走,原本引流的坑道也快要施工完成,工部尚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搭建的效果,火速写了一份奏折准备明天上朝报告。

        而宋澜则是到点下班,去和宋思思约会了。只是在逛街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今天的对话,看着若有所思的人,宋澜深藏功与名。

        宋思思的脑袋不差,不然也不会在初次接触纺织机后就找到了改进的方法,对于机械方面她都是十分擅长的,但其他相关的东西则是需要琢磨一番,比如如何发酵,又比如如何制造水泥。

        制作肥皂的方法很简单,在高中实验课上宋思思就曾经做出来过,但对于水泥,她只在工地见过成品,一些方程式配比她需要细细琢磨。

        宋思思就这样斗志满满地研究了半个月,最后还是宋母看不下去,把女儿从一堆粉尘中拉了出来,打断了她的研究,再过两个半月就是选定的黄道吉日,该准备起来了。

        皇帝赐婚,嫁衣虽然有绣坊的人进行制作,但是最后一点需要宋思思完成,就宋思思那蹩脚的绣工,宋母可不就把人拉着训练呢。

        而宋姝的婚礼也正好是同一天,都是皇帝赐婚,都是当朝新贵。一时之间大家对于去哪一家贺喜感到了头疼,除了各自为皇子效力的那部分朝臣,其他文官琢磨了半天皇帝的态度,还是决定去参加宋澜的婚礼。反正林启年的那群手下看他们这些文官不顺眼,和林启年关系好的武将选择了林启年。

        在众人筹备婚礼的时候,一顶小小的轿子从偏门进入了林启年的府宅,正是陈瑾妍。虽然是平妻,但是因为事情原由不光彩,两家人家商量了一下,就简简单单地把人送进了林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