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一号位,方位西北46,12号峰西南侧谷底向南。”刘毅第一时间在指挥频道内通报情况。
“发现无人机了?”指挥频道里随即响起兴奋的询问声。
“只听到声音,应该是林间穿行,我的视界有树冠遮挡。”刘毅回复。
指挥频道内陷入沉默。
虽然除惊蛰小组的五个人外,参与行动的其它人都没有见过无人机实物,但从推断上看,所谓的无人机一定具有体积机动性高、隐蔽性高和静音这三个特征。
而001一号位的监视点在12号峰半坡,距离山脚地垂直高度虽然只有四十米左右,但实际距离超过二百米。
在二百米的距离上,就是不静音的普通遥控飞机飞过去都不一定能听着,何况一个工作音肯定很小的东西。
虽然心里疑惑,但惊蛰小组毕竟不属于西南军区序列,不好直接质疑。
就在通讯频道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时,核心区域正北方向005号区域四号监视位的战士,忽然听到了一阵比蚊子声能稍微大一点儿的嗡嗡声。
还好四号位的战士自控能力非常高,下意识想转头寻声看去,但刚要动作即使忍住了。趴伏在监视位置上仔细听了几秒钟,感觉声音从头顶右侧后移动到了左前方,才将脑袋稍稍抬起一点,眼睛寻声看去。
下一秒,心头一震兴奋。
是一个直径大约三十厘米,呈十字分布了四个小螺旋桨,机身桨叶都是浅绿、深绿、墨绿三色迷彩涂装的怪异小飞机。
别看小飞机发出的声音不大,但速度极快,将将看清楚是什么模样的功夫,就已经紧贴着林间树冠下方飞远了。
四号监视位的战士眼看着小飞机消失在林间,趴伏着仔细听了几秒,确定周围不再有那种“蚊子叫”了,才将单兵通讯平台调至指挥频道压低声音汇报:“005,4号报告,发现目标。刚从我头顶飞过去了。”
“什么样的东西,往哪个方向飞了?”指挥频道内马上响起急切的询问声。
“长宽三十厘米,四个桨叶,绿色迷彩涂装,声音非常小,像蚊子。向南偏东7号峰方向飞了。”四号位战士马上回复。
指挥部内军区参谋长迅速在地图上找到无人机出现的位置,并预判出可能的飞行方向。指尖在地图上划定范围后要过对讲机命令:“023至031注意隐蔽,观测往北面侧重。其余各位置也都给我打起精神……”
话说完,想起之前刘毅的汇报,视线再次投到地图上,根据刘毅汇报的方向预判重点区域后,又补了一句:“095到103也给我打起精神,你们西北方向上拿东西随时可能出现!”
行动指挥部制定的监视体系分两套,一套是惊蛰小组和其余十个特战小组,分散于核心区域外围,主要任务是监控适合架设中继天线的山头和登山通道。
第二套在核心区域边缘,环形分布了近二百个监视位。每个位置上的战士五小时一班岗,训练伪装潜伏科目的同时,监视可能渗透进来的间谍无人机。
现在外围有发现,各内圈监视位的战士就算没被点名提醒的,也趴伏在各自的潜伏位上瞪大眼睛,生怕漏掉了光听说,但还没见过的新鲜玩应儿。
也就过了两分钟,100号监视位的战士用兴奋中透着颤抖的声音汇报:“看到了,看到了,四个小螺旋桨,贴着草尖飞呢……”
军方这边严防死守了一天一夜后终于有发现时,国安方面参与行动的外勤正在边执行各自的任务边挨骂。
彩云省安全局老大亲自坐镇,几乎抽调了能调动的所有精干警力,在山里伪装成普通民.警、联防队员、山民,在路上开着各种地方车辆重重防守重重排查。
现在对手的中继天线已经立起来了,间谍无人机也进入了核心区域。而他们呢……居然任何可疑人员或可疑车辆都没发现。
理论上说,即使有中继天线延长了无人机的遥控距离,但天线又不是立在中铁塔公司位于山顶的大铁塔上。
技术部门请教相关专家后做出的严谨推断,即便延长了遥控距离,也不可能超过核心区域外圈两公里的距离。
所以,可以肯定放飞和操控无人机的人,一定在这环形的两公里范围之内。而且,为控制延迟,遥控操作时操控者即便不静止,也不能处于高速移动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