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的零五年,南方m市小县城,天很干净,水很干净,大家的钱包也很干净。
各县贫困帽一戴,穷兄难弟很相爱,下面大大小小的乡镇也很仗义,只要不往兜里伸,大家都是好兄弟,各村依山傍水,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就不说那些个就地取材的野味河鲜了,凡是被认为有功效的树根草籽,最终归宿不是煲汤就是泡酒,好不好喝另说,先整一口下去,听说有大补啊!
五六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上午七八点钟,临溪两岸沈村的妇孺老幼,手拎水桶,桶里叠脸盆竹篮,半裤半袖,束发戴斗笠,到溪滩上抓虾摸螺去。
捡回来的虾和石螺养在净水里几天,吐掉河泥污垢,剪洗干净,放猪油、食盐和葱姜蒜小米辣一炒,趁热就着啤酒或家酿米酒一抿一嗦,妥妥的鲜!
天澈如洗,岸上是沙地土质,太阳照着冰凉的溪水,沙地往河延伸处,浅石反光,石缝处时不时冒起小气泡。
女人们把鞋脱到竹荫下,打着赤脚泡在石滩前的水里,手拿竹篮或盆桶,不停地翻开石头捡河虾石螺,时不时和周围人攀谈几句。
其中,有四五个大嗓门碎嘴子妇人更像是知音难觅,迥然是把这小石滩开成了茶话会。
姜姨是“不思己过只论人非”小组的灵魂人物,一早上嘴就没停过,话题囊括阴阳志怪到男欢女爱,从黎明时分在三岔路口看到个筷子插着公鸡头推测是谁家失魂了,到傍晚哪家婆媳吵得不可开交,家里几个小娃吓得哇哇哭,当家男人饿鬼转世一样只管吃饭,连人带碗被自家老妈老婆扔出门外啦。
“噗~”姜姨旁边那年轻妇人嘴角一挑,轻轻摇头搭腔道,“有人养儿能防老,有人呐,生儿子不如生块叉烧~”
“嗐!说什么生男生女都一样,真生了个儿子,一个个两眼放光。”姜姨嘴里说着,手里的活也没停,一只肥硕的河虾从石缝里被精准掐起,水珠垂在虾脚上泛着银光。
“前些年抓得严,听人家说呀,都有大着肚子躲进山里生崽的呢~啧啧啧,前世作孽……”
“没儿子的人家才是前世作孽吧?有儿子的,起码老了还有人端口饭给你吃啊!”
姜姨的话被一边的中年女人急赤白脸地打断,看样子是终于找到了机会发言。
中年女人自从去年偷偷生下的第五胎终于是个男娃后,母凭子贵,活得那是越来越有底气了,连曾经蜡黄消瘦的脸颊看起来都红润不少,只是发梢和嘴角衰颓的痕迹却也难掩。
姜姨暗自翻了个大白眼,碍于情面没去打断她。
中年女人像是急于论证前言,瞟了眼不远处的那母女俩,故意拉长声继续道:“哎~你们还别不服!毕竟女儿是要给别人家的嘛。两口子挣一辈子钱有什么用?女儿一嫁,两手空空,临了临了啊~死了都没人知道哦!”
她尖酸又刻意地冲前方的小孩问道:“小墨,我说的对不对?”
也别怪她故意挑事,谁让这小孩一家从上到下几代人,都与这周遭格格不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