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2页

加入书签
        小溪带给我很多的乐趣,也带给我一次惋惜,那天我在小溪边来回奔跑跳跃着玩,把脚上的一只胶鞋不听话就飞了出去,而且是飞到了小溪里去了,这可是一双新胶鞋呀,刚穿没几天,急得我马上跳到小溪里去捞鞋,可是小溪的水流湍急,那只鞋很快就没了踪影,怎么也捞不到了,这时哥哥一顿数落我説:“嘚瑟吧!嘚瑟吧!看你还嘚不嘚瑟”。新胶鞋少了一只,那一只也没法穿了。这件事让我难受了好几天。

        翌年,为了方便生活,更是为了我们几个孩子的上学,家就从乡村的梁伯伯家搬到了江油县城的大乘寺巷居住。这个街道的名字源于附近有个大乘寺,大乘,是一种佛教派别。大:含有广大、崇高、无量之含义;乘:四马之车为乘,如千乘之国。大乘,则是能够装载、度脱一切众生、无限大的运载工具车。大乘佛教谓从可以成就佛陀一样的智慧,故名“大乘”。这个大乘寺始建于何年不得而知,在我们家搬去时,因“破四旧、立四新”而被毁坏得残破不堪。

        这是一条窄窄的巷子,从昌明河的西岸开始,一直向城外延伸至农田,巷子的一段路面是青石板铺成,由于年代久远,中间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如镜,走在这青石板上,一如走在沉淀的历史中。巷子有五六米宽,明清时代的苍老的黑色瓦片的木板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巷两边,许多房檐下的构件,还残留着美丽的雕刻,多为人物故事或花鸟,但大多已色彩斑驳。每当是晴天的时候,居民们会将洗好的衣物搭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然后再用带有叉子的木杆将竹竿叉上街道两边的房上晾晒,远远望去像万国旗一样,花花绿绿,别是一番景致。

        我们家是在巷子往西约7、80米的转弯处,房东是周婆婆,四川这里的风俗是将老奶奶这一辈的女人都尊称为婆婆。周婆婆是个非常能干和慈祥的老人,腰板直直的,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还是街道居委会的主任,她家的周爷爷是个不太起眼也不怎么管事的人,每天总是端个水烟壶躺在折叠式的躺椅上在门前晒太阳,而周婆婆忙里忙外的不着闲。对面住着也是姓王的人家,王家有二个儿子,二儿子年龄和我差不多。在街道转弯过去的西边第一家,就是胡孃孃一家。“孃孃”这一称谓是在四川地方特色称呼中,运用最多、内部最为一致的称谓词,不论在四川哪个地方几乎都有这个称呼。“孃孃”一词本身含义与“娘娘”差不多,但“娘娘”一词主要用于宫中的女人,所以在四川就采用“孃孃”二字,以示区别。“孃孃”用于“母亲”“长辈妇女”的称呼。当我们北方人称对方为阿姨时,在这里就可以称为“孃孃”。所以我们称胡孃孃时,就相当于北方称为胡阿姨。胡孃孃没有丈夫,有一儿一女,儿子王开云,是个高中生,女儿王开华在读初中。在江油的数年生活中,胡孃孃一家一直是我们家最亲近的当地人。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