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材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大早,苏晴就捧着两份文件夹送到了罗凡的办公桌上。

    苏晴有一个罗凡非常喜欢的地方,那就是做事情手脚特别麻利,不管是整理文件,还是传达罗凡的命令,苏晴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而且很少会有纰漏。

    这不,昨天罗凡让她去整理一些医药产业相关的资料,今天苏晴就把资料送到了罗凡手边。

    罗凡接过资料简单翻看了一下以后发现国内的医药行业水不是一般的深。

    首先毫无疑问医药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巨大的,归根结底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速、疾病谱的快速转变,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大,对医药的需求也是不断在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头势必会大力加强医药行业的管理,这是未来的趋势。

    换句话说就是,星远这时候入行医药是绝对不亏的。

    但是星远进入医药行业并不是为了赚钱,星远的第一目的肯定是为了给水滴筹提供配套的医药服务。

    如果可以的话,罗凡还想未雨绸缪一波,买下一些口罩和防化服的生产厂。

    可按苏晴给的文件,现在想进入医药行业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哪怕仅仅是给水滴筹提供配套的医药服务,也是很困难的。

    首先是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问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药品都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的流通过程。

    不过由于医药不分离的原则,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诊药房。

    医院在药品流通上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其他个人或者企业很难插进来,即便是星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不行。

    然后是国内运输流程落后,人力成本很高,药品流通中仍存在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灰色产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由于上述的这两种情况,导致了药品输送渠道几乎被堵死了。

    药商不会,也不能选择像星远这样的产业,他们只会和大型医院和上头的某些部门合作。

    所以就目前来看,星远想进入医药行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开一家医院,然后以医院方的身份入场。

    可是私立医院开起来并不容易,各种资质审批就是一个大麻烦。

    而且相较而言,国内对私立医院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真的开了医院估计也是连年亏损。

    除非是类似于垂直电商那种的,做专一行业的医院。

    比如沪上就有一家私立医院就是做生产相关的。

    从备孕到产检到孩子出生,一连串流程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医院的环境,食物,管理也都非常优秀,病人住的也是单人病房,各种配套设施都非常齐全。

    当然了,这种医院的收费也不低,全套下来的话,生个孩子最低都要25万,最高的一档要接近百万。

    罗凡会知道这个医院是因为去年王景的二女儿就是在这家出生的,当时王景就花了78万订购了第二档的套餐。

    倒不是说王景舍不得98万最高档次的,主要是有市无价,王景98万的病房都满了,他这个78万的还是找人托关系才定下的。

    (ps:作者的一个高中同学在这家医院当营养师,上述情况都是她在同学聚会和我们闲聊的时候说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