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泛海网络

加入书签


        “网络中心?”骆军惊道:“什么网络中心?”

        “少装蒜!”陆宇飞道:“异德社会谁不知你们脑顶系独成一派建了个网络中心。”

        “错了!错了!”骆军道:“脑顶系确实是有一个独立的网络,但有别于异德网络分别以各洲基地为中心的建制,脑顶系网络并没有独立的网络中心,甚至大原城向日葵空中酒店都从来没有真正成为过网络中心。”

        陆宇飞问道:“可是,据报称,向日葵空中酒店平叛之役后,脑顶系将向日葵空中酒店的网络中心搬走了又是怎么一回事?”

        骆军道:“严格意义上讲,从空中酒店搬走的根本不是网络中心,而是能源中心。”

        陆宇飞道:“也就是说,脑顶系网络采用了共享共担的泛海模式?”

        骆军道:“参照泛海模式理念来建设的,但还达不到标准泛海模式水平,这主要是基于我们群体在总量上、质量上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不能完全做到数据流和能量流海拔零高差,所以,我们的泛海模式是有海拔高差的。”

        泛海模式,是基于信息处理和能源供给科技进步的一种网络创建新模式,这种网络概念最初是由冯适法官于150万年前提出的。

        泛海模式所谓的创新是相对于异德社会山海模式而言的。因此,在冯适提出“泛海模式”理论之前,其实也没有什么“山海模式”之说。

        异德社会网络所谓的山海模式,可以把异德总部和各洲基地“1+n”个网络中心视为“山”,把整个异德社会视为“海”,总体上山海相济、缺一不可。

        “山”是信息处理与能源供给的高地,在整个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

        “海”是信息的来源与去处,是能源的享用者与守护者,处于依附地位。

        异德三老就是按照山海模式一手打造了异德社会网络。

        150万年前,异德社会科技取得阶段性的突飞猛进,冯适提出,信息处理与能源保障并不一定要有中心,将有中心的网络称为“山海”,创新提出无中心的“泛海”理论。

        他认为,在异德网络中,拓展异德的意识边界能够极大弥补异德碳、硅两基的物理极限,这一拓展最终有可能使得任何一名异德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能源贮供能力都趋于无限,因而,任何一名异德都是数据与能量的海洋,基于此,异德社会网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没有山而只有海”的模式,亦即无中心的共享共担模式。

        长老会对冯适的“泛海”理论总体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却并不同意因此而调整异德网络的建设模式,所以,异德主流社会一直认为“泛海模式”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却不料,喻得道率领脑顶系已付诸实践。

        “你刚才说脑顶系的泛海网络是有海拔高差的。”陆宇飞问骆军:“是说你们的网络被划成了几个不同级别的‘海域’?”

        “是的。”骆军回答道:“以喻总、八杰等为代表的海面是海拔最高的,称为‘天海’,入脑顶系30万年以上资深成员为代表的海面居中,称为‘云海’,其他成员的海面则处于最低处,才称之为‘泛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