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第五百零一章红楼潜龙在渊115 第二……-第7/9页

加入书签
    当然了,这些后续安排,苏叶并没有透露,只等时机到了再说,前期还是让她们成为身边的文书。

    这种工作历朝历代都有人干,有些是翰林院学士,有些是太监,更有些是内阁。

    不过现在苏叶给内阁分工,划分了权利和义务范围,同时又要兼顾共同讨论决策朝廷大事,没有时间做文书工作。

    而太监,本朝开国之初,太祖就明文规定,太监不得干涉朝政。

    之前几任帝王用的都是翰林院新进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最常使用的人选。

    可苏叶是女性,即便现在社会风气开放一些,让男的常年待在身边,也容易惹来非议。

    加上苏叶有更好的借口拒绝翰林学士,戚若善妒,绝不允许某个或某些男子待在她周围。

    理由很充分,因此皇帝挑选饱读诗书的女子负责文书工作,也是应有之义。

    毕竟身为皇帝,她每天要做的事太多了,光奏折就一天几百份,没人帮忙是要累死她吗

    分拣,整理,提前查资料,撰写至少需要十几人。

    比如,河南发生水患,河南几个府尹上书要求治理,可怎么治,每个人意见不同,有人认为应该建堤坝,把水拦住。有人则觉得疏通更好,还有人提议分流。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无所谓对错,只立场不同罢了。

    他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治理下的百姓考虑,都是好官,有错吗

    不仅没有,还是尽职尽责的好官

    而苏叶要确定谁对谁错,或者都对,但需要最优解,就需要大量资料,除了历代治理水患的经验总结,还有河南当地的地形地貌,土质水质等一系列详尽资料,以及各府百姓情况。

    有时候是需要牺牲一部分百姓利益的,那牺牲谁,被牺牲后的百姓后续怎么补偿,都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纵然可以让官员们去做,由他们提出方案,苏叶做决定就好。

    可她至少得做到心里有数,以免被这些官员糊弄了。

    即便无关利益,官员本身的立场,和她就不一样,大局观和远见也是不同的。

    同一件事,是要达成短期利益,暂时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一劳永逸,是一个取舍。

    不是说一劳永逸就更好,短期解决也是解决。

    就比如水患,在河流下游居住的百姓,时常要面临被淹的问题,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把所有人迁移,以后都不住人了,那就没任何问题了。

    可这就未必是符合百姓心中需求的,那是他们的家园,故土难离。

    那边土地很肥沃,每年的产出都很好,即便收获两年淹一年,百姓也宁愿在那里种,而不是别的贫瘠的土地上。

    在这种情况下,或许解决短期问题才是最好的,把三年一淹变成十年一淹,且在可控范围内,那才是最符合百姓需求的。

    水患依然在,可大家都满意。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是非要完美,可有些时候,又必须尽善尽美,这其中的忖度取舍,没全面了解过,是操作不好的。

    帝王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千万百姓,疏忽不得,就需要如此麻烦。

    找各种资料,调查当地民情,最后整理成册,供苏叶查询,没有一个高效率团队,还真不行

    当然了,如果苏叶想当一个万事不操心,只玩弄平衡权术的帝王,那倒是不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