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第2/3页

加入书签
        等他老了,啥事情都为后代安排好了,子孙一切都好,自觉也活够了。

        这时候,再判他有罪,给他安排个死刑,算是一份正义实现了。

        这个时候,这个迟到,还能算得上正义吗?

        或者网上有当年冤假错案的例子,被误判为强奸犯而关入大牢二三十年的男人,

        在牢里过完大半生后,被放了出来,被宣告无罪。

        然后他回了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自己成为了上个时代的弃婴。

        这个迟到,还能算吗?

        假使某个犯人伤害了某位父亲的孩子,这位父亲等了几个月后,得到了一份合理的的裁决,那这怎么算呢?

        而再假如说某对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四处奔走好几年,哪怕十年,二十年,但只要能得到合理的结果,他们也就会满意。

        这时候这种迟到又该怎么计算呢?

        …………

        这就牵扯到第三点了,是面向何人而说的正义了。

        以上面实际发生过的错案为例,面向不同人群,它的含义就不大一样。

        对平白被关了几十年的年轻人来说,他在人生的终点前,终于能不再背负骂名了,终于恢复了自由之身,就是一种正义;

        对年轻人死去的父母而言,他们终于还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清白的,而且年轻人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他们,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所以他们若死后有知的话,一定也会认可这份迟到的正义。

        但对于我们来说,在大多数人看来,恐怕迟到这么多年后才来的正确判决,是让人有些失望的,是不认可的。

        毕竟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二三十年呢,

        年轻人从18岁被关进去,直到了人已届50岁才被放出来,他的一生,毁灭了。

        而对于真正的受害者呢?

        她曾憎恨年轻人许多年,然后以为一切都解决了。却突然又发现,原来以为的犯人不过是个可悲的替死鬼,真正的作案者早就在岁月中没了痕迹。

        她又作何想法?

        综合这几方人的视角,你可以看到,明明是同一件事,但却就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年轻人或许满意,或许不满意;

        年轻人的父母应该会满意,总算是没辱没了他们的坚信;

        如你我这样的旁观者,有人满意于这是对正义的维护,是世间自有公义在,有人不满意于它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受害者也许还为此不满愤怒,但更有可能是早已对这事不再记怀,只是感叹世事无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