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999年,是我们家所有人都发展的最快的两年,这两年时间不仅几乎每个家庭成员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实业,而且他们所选择的行业要么是经过了无数时间验证的极其稳定的行业,要么是恰好赶上了时代风口的行业。
可这样的情况是在我父亲家这一边,而我母亲家这一边,则几乎完全相反。
在当时,母亲的姥爷是我市一家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轻工业工厂的主要领导,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的大型国营工厂的盛况,工厂中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工人熙熙攘攘,而他们的背后,又是几万的家庭,这样的国营工厂除了有生产车间、厂房这样的标准化地区,更是有额外的、厂子弟小学,厂子弟中学、厂子弟技校、厂养老院、厂社区等等一系列的地点和建筑群。
在当时,这样的国营工厂是真的可以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母亲家那边大多数亲戚也都是从工厂大院出生,一路在工厂子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厂子里工作的,母亲的几个姨娘,都是为国营工厂流血流汗一辈子的老工人,他们对工厂的情感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
话说回来,虽然当时母亲的姥爷已经是最主要的几个领导,但是那边的小辈进厂的时候还真从没有托关系的,太姥爷将“清正廉明”几个字挂在办公室里,他是老革命了、甚至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参加过武装,深知国家的不容易,对于自家儿女,从来都是严格要求,从未对他们实施任何特权。
包括母亲的爷爷,虽然也是市里主要领导班子的人物,但是也是从不帮家里的人开后门,更有甚者为了避嫌,就算是自己的儿女表现优异,也要刻意举荐别人。
这样的清正廉明导致了我母亲家这一边,虽然是全是****的家属晚辈,但是却并没有享受到老辈人的特权和福利,当年那些老革命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坚守几乎到了顽固的程度。
我记得母亲的亲妹妹,曾经跟我说,她在厂房里干了三年的普通工人,直到有一天姥爷打了一个电话给他们办公室主任,让母亲的妹妹晚上别回家,去他家吃饭,那时那位办公室主任和其他同事才知道这位默默无闻的小姑娘的姥爷,居然是那么大的官。那位姨娘在跟我叙述这件事的时候眉飞色舞,即便过了那么多年,想起当初那位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办公室主任惊诧的嘴脸,她依旧觉得十分好笑。
这样的清廉和避嫌,无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个情况——整个家庭一开始被捧得太高,而越是到晚辈,则混的越差,没有哪个晚辈妄图去沾父辈的光,甚至他们想要升级都要比别人困难。
如今在我看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私呢?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那所谓的举贤避亲,耽误了自己儿女的大好前程,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明明自己已经够格了,可是就因为自己的上面是自己的亲人,所以一直庸庸碌碌。
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收受贿赂,更不需要刻意举荐,以他们当年的地位和威望,哪怕只是侧面的告诉手底下的人,xxx是我的孙女,甚至连“多照顾一下”,这样的嘱咐都不需要有,一切的不公平和不合理,都会烟消云散的。
第一个受不了这样的压迫感的,是我母亲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舅。
老舅当年也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厂技校,可千万别觉得是因为学习不好所以进了厂技校,当年那所技校的成绩可绝不比大学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