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西在上元节后回去的,只是她绕道先去了一趟禹州,去买了一批钧窑的瓷器。钧窑瓷器釉厚,釉色灵活丰富,大多有特殊的‘蚯蚓走泥纹’,后世想仿制都难!
沐西选购了很多花盆、水盆,洗,瓶、碗盘——能买的尽量买。如今的时代,遍地都是窑场,除了官窑其他瓷窑都好说。现在沐西满脑子都是怎么多弄点好东西,大宋是历史上文化经济很繁荣的时期,尤其瓷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她梦想着自己别墅里用的都是价值连城的瓷器,不知文物专家看到会怎么想?还有如果后世在某个宋代古墓挖掘出一个多彩琉璃碗会怎么想?沐西用那只碗换了一批钧窑瓷,那只碗在现代不过几十块,在大宋就是价值连城。
离开禹州沐西便改道回家了,那些迟到的年礼被扔进了空间。
在上元县沐西才雇了一辆车先去了邵家。邵家翻盖了原来的院子房子,新房又大又宽敞。院子旁扩建了一座作坊。
“已经买了两座茶山和一块坡地,我们正找人栽茶树,二郎怎么没跟回来?”李氏很想念儿子,只回来一个未来儿媳很是担心。
“他很忙,根本脱不开身,这回他让我又带了两百贯,有合适的坡地再买一些。活就找人干,我会跟你们一起炒茶,带带师傅。这批茶是给国公府和陛下的,一定要仔细。”
李氏和邵家众人瞠目,国公府?陛下?他们没听错?
“陛下喜欢咱们的茶,还给赐了名字叫‘豆蔻茶’”
邵仲新率领全家朝京城方向跪下叩头:“谢陛下!”
沐西不得不跟着下跪,入乡随俗,没办法。磕了头邵仲新又去给祖宗烧香。
李氏赶紧让媳妇给沐西准备房间,沐西却是要回家看看。
到了沐家待遇与邵家相差千里。
几月不见大娘子像变了个人,人高了,皮肤好了,身上也有肉了,好像气质都变了。身上的衣服看着都比他们的好似的。那一家人一定过得很好吧?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怎么是你一个人回来的?你爹娘武哥儿呢?”几乎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我爹娘还在为酒楼做事,武哥儿学手艺,我回来是办点事送年礼,办完事也要回去帮忙干活。”沐西没了心思多解释。
“你爹他们每月赚多少?武哥儿给月钱吗?京城好不好?”老太太看完带回来的东西连着问。东西没出条的,也算过得去。
“我爹每月十几贯钱,我们都属于帮忙的,要是完不成主家给的任务要扣钱。赶上要的多了也有赏钱。武哥儿很努力,跟我爹学做点心,还跟酒楼的师傅学烤炙,他刚拜师,还算学徒,满一年才给一点工钱。”沐西道。
杜氏和沐耀光也看了儿子的信,他们没想到儿子会骗他们。“武哥儿说明年他每月就能拿两贯钱了!以后每年工钱都会涨。他说要在京城待几年回来,他二叔那里点心已经有十几种了,他想都学会。还有烤炙,学会了铺子就多了一项收入。”杜氏跟老夫妻道,儿子长本事了,杜氏很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沐西选购了很多花盆、水盆,洗,瓶、碗盘——能买的尽量买。如今的时代,遍地都是窑场,除了官窑其他瓷窑都好说。现在沐西满脑子都是怎么多弄点好东西,大宋是历史上文化经济很繁荣的时期,尤其瓷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
她梦想着自己别墅里用的都是价值连城的瓷器,不知文物专家看到会怎么想?还有如果后世在某个宋代古墓挖掘出一个多彩琉璃碗会怎么想?沐西用那只碗换了一批钧窑瓷,那只碗在现代不过几十块,在大宋就是价值连城。
离开禹州沐西便改道回家了,那些迟到的年礼被扔进了空间。
在上元县沐西才雇了一辆车先去了邵家。邵家翻盖了原来的院子房子,新房又大又宽敞。院子旁扩建了一座作坊。
“已经买了两座茶山和一块坡地,我们正找人栽茶树,二郎怎么没跟回来?”李氏很想念儿子,只回来一个未来儿媳很是担心。
“他很忙,根本脱不开身,这回他让我又带了两百贯,有合适的坡地再买一些。活就找人干,我会跟你们一起炒茶,带带师傅。这批茶是给国公府和陛下的,一定要仔细。”
李氏和邵家众人瞠目,国公府?陛下?他们没听错?
“陛下喜欢咱们的茶,还给赐了名字叫‘豆蔻茶’”
邵仲新率领全家朝京城方向跪下叩头:“谢陛下!”
沐西不得不跟着下跪,入乡随俗,没办法。磕了头邵仲新又去给祖宗烧香。
李氏赶紧让媳妇给沐西准备房间,沐西却是要回家看看。
到了沐家待遇与邵家相差千里。
几月不见大娘子像变了个人,人高了,皮肤好了,身上也有肉了,好像气质都变了。身上的衣服看着都比他们的好似的。那一家人一定过得很好吧?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怎么是你一个人回来的?你爹娘武哥儿呢?”几乎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我爹娘还在为酒楼做事,武哥儿学手艺,我回来是办点事送年礼,办完事也要回去帮忙干活。”沐西没了心思多解释。
“你爹他们每月赚多少?武哥儿给月钱吗?京城好不好?”老太太看完带回来的东西连着问。东西没出条的,也算过得去。
“我爹每月十几贯钱,我们都属于帮忙的,要是完不成主家给的任务要扣钱。赶上要的多了也有赏钱。武哥儿很努力,跟我爹学做点心,还跟酒楼的师傅学烤炙,他刚拜师,还算学徒,满一年才给一点工钱。”沐西道。
杜氏和沐耀光也看了儿子的信,他们没想到儿子会骗他们。“武哥儿说明年他每月就能拿两贯钱了!以后每年工钱都会涨。他说要在京城待几年回来,他二叔那里点心已经有十几种了,他想都学会。还有烤炙,学会了铺子就多了一项收入。”杜氏跟老夫妻道,儿子长本事了,杜氏很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