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尹志平-第4/4页

加入书签
    然而,李志常过于注重于实务,为了保持全真教的独大地位,对日益崛起的佛教过于打压。他不但纵容各地弟子侵占佛寺,还大力鼓吹《老子化胡经》,刊行《老子八十一化图》,将佛教说成是老子西去教化胡人产生的宗教,即所谓“佛本因道而生”,希望将佛教压制于道教之下。

    全真教因为势力过于膨胀,已经受到蒙古皇室猜忌。而这种打压佛教的行为,也受到主张各教平等的蒙古皇室的不满。尹志平去世4年后,1255年,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主持了一场佛道大辩论。

    此次大辩论参加者共达七百余人。佛教一方以少林寺雪庭福裕禅师为代表,参加者有“那摩国师、河西国僧、外五路僧、大理国僧、汉地中都圆福超长老”等三百余僧人。道教一方则以全真教张志敬为首,计有“道士张真人、蛮子王先生、道录樊志应、道判魏志阳、讲师周志立”等二百余人。

    此外,儒士姚枢、窦默、廉希宪、张文谦,以及蒙速速、没鲁花赤等二百余人也列席了大会,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证义”。大会确定由佛道双方各出十七人参加主辩,规定处罚为:“僧家无据,留发戴冠,道士义负,剃头为释。”

    辩论以全真教的失败而告终。具体的辩论过程不得而知,因为全真教的辩论言论没有记载,《至元辨伪录》只记载了佛教徒对道教徒的诘难,以及忽必烈与姚枢等人的助阵。可想而知,这场辩论是皇室、儒家和佛家一起对道家的围攻,即使丘处机、尹志平在世都未必能够应付,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既然败北,全真教不得不焚毁大量诽谤佛教的经书。按照《至元辨伪录》记载,如《化胡经》《犹龙传》《太上实录》《圣纪经》《西升经》《出塞记》《帝王师录》《三破论》《明真辨伪论》《辅正除邪论》《十小论》《辟邪归正论》《龁邪论》《三光列记》《三教根源图》《道先生三清经》《九天经》《赤书经》《上清经》《赤书度命经》《十三虚无经》《藏天隐月经》《南斗经》《玉纬经》《灵宝二十四生经》《历代应现图》《历代帝王崇道图》《青阳宫记》《纪胜赋》《玄元内传》《楼观先生内传》《高上老子内传》《道佛先后论》《混元皇帝实录》《十异九迷论》《钦道明证论》《谤道释经》《五公问虚无经》等数十部道教经书在悯忠寺正殿之西南筑台被烧毁。

    这次打击对全真教而言已经算得惨重,但与25年后的第二次佛道辩论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1280年,此时元朝已经建立,元世祖忽必烈再次举行了佛道辩论,全真教再次败北。结果被下令“除老子《道德经》外,随路但有《道藏》说谎经文并印板,尽宜焚去”。

    两次失败,两次焚经,许多道教经典就此失传,这对道教书籍在后世的流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后来明朝刊印的《正统道藏》卷数比《元藏》卷数少了二千五百卷,可见损失之惨重。

    尹志平推崇“三教合一”,将儒家仁爱为本兼善天下学说,以及佛教善恶轮回报应义理引入道教。他虽大力发展自家教门,并不刻意打压其他宗教。其后继者不肖,忘记了“悟万有皆虚幻”的教义,乃至于争强斗胜,结果惨遭打压。全真教失去了独尊地位,尹志平苦心编纂的《道藏》也因此惨遭破坏。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