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吕洞宾-第2/3页

加入书签
        汉钟离见他醒来了,就笑着对他说道:“这黄粱饭还没有煮好,你就已经梦游到神仙国去了,可见这梦实在太短暂了。”吕洞宾感到很惊讶,连忙恭身问道:“老道长何以知道我做的梦呢?”汉钟离说道:“你身在俗世,心系浮尘,你的梦又有谁会不知道呢?可是这荣华也太易逝了。所以无论你得到什么,不用高兴;无论失去什么,也不必悲伤。这红尘人世,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听到这里,吕洞宾顿时大彻大悟,立刻跪下来请求汉钟离收他为徒。可是汉钟离呢,还怕他意志不坚定,就想进一步试试他求道的决心。这样,就有了汉钟离十试吕洞宾的故事。

        第一次是这样:吕洞宾一天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全家人都无缘无故地死了。他见如此,既不悲伤也不悔恨,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安排家人的丧事。正当他在料理后事的时候,他的家人忽然活了过来,吕洞宾还是不悲不喜。第二次是:吕洞宾到街上去卖货,本来跟买主讲好了价钱的,可是到了最后,买主却反悔变卦。吕洞宾还是不气不恼,随买主爱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随他拿去。第三次是:吕洞宾在牧羊的时候,遇到一只凶恶的老虎追捕一只小羊。吕洞宾不顾性命用身子挡住了老虎,老虎见状只好悻悻而去。

        如此一连十次,吕洞宾对汉钟离的考验都以平淡的心境来对待。汉钟离于是对吕洞宾说:“我已经试了你十次,你都已顺利过了尘俗关,可见你是可以得道的,但是要想成仙,你还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行。”

        从此以后,吕洞宾就用从汉钟离那里学来的道法和仙术,以及后来从火龙真人那里学来的剑法,不断四处济世救人,斩妖除孽,为民造福,立下了不少的功德。在民间传说有关他立功德的故事有江淮斩蛟、岳阳弄鹤、洞宾戏狗、吕洞宾戏白牡丹的故事。

        话说景教僧景净的父亲乃是伊斯,或作耶质蒲吉。伊斯来自于王舍城,也就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提到的小王舍城,缚喝国。而伊斯来东土之时正直安禄山于天宝十四年(755)叛乱。当时反军攻陷了河北诸郡,而郭子仪正为总兵于朔方。当至德元年(756),唐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当年七月二十八日,郭子仪带兵五万从河北到灵武,而伊斯也跟随着当时唐朝皇帝从西域借兵来到了凤翔。至德二年四月,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时,赴凤翔。五月,伊斯参见郭子仪,二人一见如故。闰八月,肃宗派郭子仪攻打长安,并命令伊斯为副使在郭子仪帐下为谋臣。至德二年十二月,郭子仪在伊斯等景教徒的帮助下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而伊斯得到了肃宗的大大奖赏,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并赐紫袈裟。而伊斯也向肃宗请求于灵武等五郡重修景教寺庙之事。

        景净就是这样随父在东土长大,他从小喜欢中国文化,学习了中文,有着很深的中文功底。虽然自己是波斯人,又是跟从聂斯托里派信奉上帝并主耶稣基督,但却对儒释道三教十分地感兴趣。他经常和儒家学者,佛家僧人和道家的道士来往,结识吕洞宾,交流心得并相互探讨学习各家之长。而汉人和印度僧人都被他的好学所吸引,很喜欢和他来往。因此景净广交各界朋友。

        自从景净随父居住于长安城,平日除了钻研古书以外,还喜欢到长安市街道和各行各业的人士聊天,一方面是帮助父亲多做些布施,并宣传教导耶稣基督救赎只事,另一方面也是想更多的了解中土文化,好为将来的事业做准备。景净的梦想是要把耶稣基督的对芸芸众生的救恩能够让所有的汉人知道,使他们脱离痛苦不安的生活状况,使国家不再遭受战乱的破坏,使人人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景净也把自己从波斯人那里学到的医术传授给他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道教的道士们。自己平时除了读书以外,时常地到长安永宁门里柏树林街角的一家中医馆里给百姓看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