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道教发展(二)-第5/6页

加入书签
        张角传道,  师持九节杖为符祝.九节杖,即权杖之义,传道之具,也来源于《太平经》。《太平经》卷四十二说:  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  所谓  九人  ,即  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太平经》卷七十一说:  道有九度。……一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一事者各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二十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二十七其道多耶。  就是说,九节杖就是类似于权杖,既能招神又能劾鬼,持杖即职可理九人九气之事,可以统摄天地万物;可以度人得道。

        张角事奉黄老道,在传道的过程中,他以黄老  善道  教化天下。黄老道成了张角宣传民众、组织道徒的工具。其时,东汉朝野多有信黄老道者,许多统治者也都相信他是以  善道教民  ,以至  青、符、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  。经过十余年的传教,张角的教徒发展到几十万人。

        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其奉祀的神为黄老,也尊奉  中黄太乙.  太乙  又作  太一.《史记·天官书》说太一居紫微宫北辰: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张守节《正义》说:  泰一,天帝之别名也。  秦汉时期,  太一  被认为是紫微宫北极天帝或  天帝大皇  ,是天中央主宰四方的最高神。《史记·封禅书》说:  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两汉时期,  太一  又被视为比北斗神黄帝更高明的神仙。《汉书·王莽传》引《紫阁图》文:  太一、黄帝皆仙上天。  纬书《春秋合诚图》又有  黄帝问太乙长生之道  之说。在《太平经》中也出现  太一  信仰,并有  太一  位于中央的观念。《太平经》说:  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乃上从天太一也,朝于中极,受符而行,周流洞达六方八远,无穷时也。  1太平道在  太一之前冠以  中黄  二字,当与  五德终始说  有关。东汉光武帝得赤符称帝,以火德自居。五行相生说是以木-  火-  土-  金-  水的次序,火可生土,五行中土居中,色尚黄,黄为大吉之色。太平道以  土  为吉,信仰  中黄太一  ,崇尚黄色,隐含着主运土德的张角太平道即将取代主运火德的东汉王朝,建立  黄天太平  社会的愿望。张角自称  黄天  ,头裹  黄巾  ,提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的口号,奉  中黄太一  为尊神,原因就在这里。

        张角除了在家乡冀州传道以外,还派出八名弟子分赴到各地传道。短短的十余年间,全国十二个州当中就有八个州的百姓参加太平道,道徒达几十万人之多。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张角把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道徒编为以  方  为单位的教区组织,全国共设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各方均设渠帅总领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