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3/3页

加入书签
    因此,蝙蝠想起飞就只有一个途径:从高处跳下,利用上升气流起飞。但由于蝙蝠一直生活在离地面较近的地方,而其食物来源也在这里,所以它没有选择从高空跳下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从近地面的树上跳下,通过下落获得初始动力起飞。

    可是,如果站立休息的话是可以一跳起飞,但对于自身的骨骼压力以及能量消耗太大。所以,蝙蝠选择了倒挂。倒挂不但机动性强,而且如果遇到危机,它们只要从树上掉下来就可以随时借助落下的动力起飞。同时,也有利于它们猎食。很多食虫蝙蝠爱吃的昆虫都喜欢趴在树上,倒挂在树上的蝙蝠可以占据良好视野,做到随时都能猎食。

    蝙蝠的倒挂是用自己尖利的后爪抓在适合抓握的地方,像树干上。与人类的肌腱结构不同,蝙蝠的肌腱直接与上半身相连,当蝙蝠放松时,它们上半身的重量会自动拉紧与后爪相连的肌腱,然后它们会自然地握紧后爪,肌肉压根就不需要参与工作。这样就减少了蝙蝠的能量消耗,也减轻了对骨骼的压力。这个系统非常有效,即使蝙蝠死亡,它们仍然会继续倒挂,直到被外力取下。

    人类如果倒立,血液会滞留在头部而无法回到心脏,从而引发脑充血并缺氧。但人类站立与行走,血液不会滞留在四肢。这是因为四肢的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只允许血液从下往上回流,从而防止血液倒流。可蝙蝠的血管中没有类似的结构,但它的静脉壁肌肉很强劲,能节律性收缩。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静脉血都以被动流淌为主,但蝙蝠却可以主动收缩血管,促进血液流回心脏。因此,对于蝙蝠来说,站立就等于人类倒立,反而会不适应。

    就这样,倒挂成为了蝙蝠适应生存而产生的生活特性,也是蝙蝠的标志之一。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