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拍卖会(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方菡娘不由得想起早上出门前俞七偷着给自己送银票的事,她本不收,俞七便苦着脸:“方姑娘行行好,可怜可怜这些银子,我们家主子说了,若是您不收,就让我直接撕了算了。”

    方菡娘这才无语的把那一沓银票都收了下来。

    她有这个底气收这些银票,是因为她知道,她有底气去给姬谨行创造比这些银票还要多得多的财富。

    ……

    只是方菡娘没想到的是,向来性子火辣的秋二奶奶,面对拓跋燕这等近乎于挑衅的抬价行为,还能及时收手。

    秋二奶奶似是感受到了方菡娘的眼神,她有些不太好意思的低声道:“出门前,菡娘你不是跟我们讲了下什么叫恶意抬价嘛。我又不是个傻的,那拓跋燕在那儿摆明就是想让我大出血一场,我才不上当呢。”

    说话间,秋二奶奶还带着几分得意。

    这几日,因着阮芷兰的事,秋二奶奶已经很久没这般展颜过了。

    莫三夫人听了秋二奶奶这话,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

    打从这一万两白银的“古兵书”一出,后面的几项拍卖都没有再像这般疯狂过。

    一来大家都是京里头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平时盘根错节的交往关系都不少,没必要因着些银子撕破了脸;二来,这些豪门贵族的目标都很明显,只要有一样拍着了,让自己家里头在太子妃娘娘那挂个号就行。

    因此,后头的拍卖倒是和谐的很,京里头顶尖的几大家族,都差不多拍了一件或两件拍品。

    平国公府最后是花了六万两银子,拍了柄有上古神剑之称的古剑。

    据说这剑杀人杀多了,自带煞气,百邪不近,特别适合他们这等行伍家庭。

    最后几乎是皆大欢喜的收场。

    除了拓跋燕。

    因着拍卖结束后,是由管事去太子妃娘娘那边的账房那领了她们拍得的东西的,到时候或当场付清,或后头遣人把银子送来。

    拓跋燕迟迟没有去领那兵书。

    鲁怀晴都有些忐忑了,拉了拉拓跋燕的衣袖。

    拓跋燕这才回过神来。

    太子妃那边已经派了个嬷嬷过来,面上含笑的站在拓跋燕跟前,手里头捧着一个锦盒。

    “太子妃娘娘怕拓跋姑娘忘了这桩事,特特命老奴给拓跋姑娘送过来。”

    这话说得,就跟打脸没什么两样了。

    这等大事,除了不想去领的,谁还会忘了?——拓跋燕还就是真真不想去领的。

    拓跋燕脸上的表情差点都要裂了。

    她深深的吸了口气。

    嬷嬷没有问拓跋燕什么时候把银款交了,因着她知道,普天之下,大概还没有人敢欠东宫银子的,这东西是给你送到了,银子不送过来?

    也无妨,人家东宫也不缺你这一万两银子。就是到时候,你这人,也别想再在京城上层圈子里头混了。

    丢不起那人啊!

    所以,尽管嬷嬷没有提,拓跋燕还是僵着脸笑道:“嬷嬷见谅,因着身上银票带的不够,正欲遣了家奴回府去取银子呢。”

    嬷嬷笑得很是意味深长:“无妨,拓跋姑娘何时方便,将银子送过来便可。老奴还有事在身,先告退了。”

    说完,规规矩矩的一行礼,潇洒的转身走了。

    拓跋燕差点把那薄薄的锦盒给捏碎了。

    ……

    太子妃娘娘举办的这场慈善拍卖一下子就在京里头名声大噪。

    因着这场拍卖,太子妃娘娘为灾民筹得了四十三万两白银的善款,最后太子妃娘娘又从自己的私房里拿出了七万两,凑了个整数五十万两,交到了户部。

    不仅下头的百姓交手称赞,连皇帝也惊动了。

    据说皇帝对此事大为赞赏,很是夸赞了一番太子妃娘娘,甚至跟太子说了一句“有妇如此,是汝之福气”。

    喜得太子回东宫的时候脚步都是飘的。

    东宫上下一扫之前被流言困扰时的低沉压抑。

    这厢有人欢欢喜喜,那边某些人就暗自咬碎了牙齿,愤恨不已。

    太子妃娘娘的这场慈善拍卖在张榜贴出了各府捐献的银两后,声势达到了顶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