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铁券丹书-第2/4页

加入书签
    “请黄公公通传一声吧。”朱标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太监宫女们,他们大多是新招进来的年轻人,只有十六七岁,跟着赶过来后,头上热得都是汗,一个个脸都红了,却因为学过的规矩不敢喘气,垂着头站在那里,“你们都下去。”

    朱标身后只剩下魏忠德,人散尽后,黄禧也从里面再次出来了,恭敬道“殿下,皇上叫您进去。”

    “标儿,你找咱有事”

    朱标进去时,朱元璋已经离开了桌子,站在水盆边上一边洗手,一边侧头看着他。

    “没事就不能过来吗”朱标本来准备行礼,见到朱元璋制止的眼神也就作罢,笑道,“我的主要目的是来看看您有没有听娘的话。”

    “咱当然听了。”朱元璋心中一惊,干咳几声,“你问问黄禧,咱早就传膳了,要不然洗什么手啊,是不是”

    黄禧道“回殿下,饭菜确实已经在路上了。”

    朱标走到案前,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疏,用手轻轻碰了碰上面的字迹,再抬手时指尖沾染上红色的墨迹,他又走到水盆边,里面的水赫然是红黑两色,于是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道“爹,你撒谎的水平还不如二弟三弟。”

    朱元璋顿时无言以对,结巴道“是这墨不好,黄禧,回头换一种。”

    黄禧还没应声呢,朱标便道“黄公公帮着父皇撒谎,换什么墨也干不快的。”

    夹在中间的黄禧赔着笑,嘴里只管应声,不知道是在答应谁,也不知道是在答应什么。

    “标儿,你正好看看你手里那个文书。”朱元璋转移话题道,“这是朱升写的。”

    对于这个人,朱标还算有深刻的印象,当年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个字就是他提出来的,要算谋臣的能力,他也许与刘基不相上下,只是他今年七十岁整了,精力不足,显少出门,所以才在朝中名声稍弱。

    这封奏疏是他用来辞官的。

    “咱惦记他的好。”朱元璋道,“朱升是个有才华的,只可惜年纪大了,想回家是人之常情,咱本想给他点金银布帛,让他荣归故里,没成想竟然被拒绝了。”

    “既然如此,他想要什么”朱标往后翻了翻,恍然大悟,“铁券丹书”

    “也只有舐犊之情比得过荣华富贵。”朱元璋感慨道,“他给朱同求个恩典,咱更不好拒绝了。”

    “这都是虚的。”朱标无奈道,“民间虽然管铁券叫做免死金牌,到底不是同一种东西,毕竟还有夺券这种说法,爹,你要真想给他点什么,我听说朱同的文才和丹青不错,让他做我的伴读吧。”

    “哎,也行。”朱元璋想了想,“那些老学究讲东西太枯燥了,找个会画画写诗的进来和你聊天,正好培养情操,咱的标儿不能没人教画,不想学也成,鉴赏鉴赏不是坏事。”

    “话是这么说,爹,铁券的定制安排好了吗,都给何人颁发”朱标好奇道,“凡是功臣都有么”

    “差不多吧,公侯反正是有。”朱元璋道,“咱仿的是唐制,那铁券和瓦片似的,用金子刻的字,内府一份,他们一份,用的时候合起来做证。”

    此时黄禧开始指挥外面的太监们上菜,菜品端上来后先在外面放着,由专门试毒的太监一一用干净筷子夹出来吃过,黄禧和魏忠德全程盯着,才让鱼贯而入的宫女们送来,总共十几道,掀开盖子后,无不摆盘精致,其中肉食占了一半,朱元璋因为朱标在这里,没说什么这是浪费的话,总算给御厨们一个发挥的机会。

    朱标替老朱同志拉开椅子,笑眯眯地盯着他坐进去,然后亲自动手给他夹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