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回乡祭祖-第2/4页

加入书签
    二废二立,主要的原因,还是那时候朱元璋已经老了。马秀英去世了,朱标也病死了,这个在帝国高位上的老人耐不住心底的寒冷,渴望亲情,儿时的回忆与快乐不断被他想起、放大,他的心软了,哪怕是朱守谦,在他看来也存在着虚无的温暖。

    不过这些事情在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朱标不死,朱元璋没有必要去找别人发散爱心。

    至正二十五年。

    张士诚主动出击,他派遣了二十万大军去攻打新城,说夸张点,老朱同志这边和智囊团们还没想好具体该怎么反击呢,带兵去救援的李文忠便把那二十万大军给打趴下了。

    这二十万大军的作战能力显而易见的很差劲。以小窥大,想必张士诚其他的军队水平更不怎么样。

    这次战役后,朱元璋决定彻底解决掉张士诚,一统江南,他命令部队在泰州和高邮率先开战,几场仗打得很轻松,顺顺利利的,江北被收入囊中。

    时间来到至正二十六年,入秋。

    风从远方吹来,红如晚霞的枫叶缓缓落下,在空中飘舞,与枯黄的柳叶和竹叶们混杂在一起,落入干草坪。

    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各式的粮食堆满仓库,坚果炒货放入店铺,水果从乡下被箩筐和担子挑进街头巷尾,应天城中车水马龙,一片繁盛喧腾,秦淮河里,桨声灯影,游人如织,市井的活力,烟火的生气,何等引人感慨。

    王府中亦是忙得热火朝天,地位再高的人也要过冬屯粮,置办采买,此时正是最佳的时机。

    王爷、王妃、世子、公子小姐还有其他们妾室们,加上侍女和太监,好几个月的货物,上千人的吃穿,买得越早越好,算清楚了账目,也好向内务衙门申报。

    故而最近秋风虽萧瑟,大家伙的心根本没空跟着感怀。

    刷啦

    叶子卷向角落。

    侍女们拿着扫把,将凋谢的树叶聚成一堆,用口袋收拢起来,等着车马驶来,好将它们运出府去。身强力壮的太监们扛着一袋袋粮食和果蔬,跟着李鲤的指挥进入仓房。

    马秀英和朱元璋坐在屋中,透过窗户便能看到人来人往的影子。

    “秋天了。”朱元璋叹道,“冬天之前,咱要打下嘉州、湖州和杭州,过年前,把平江搞到手,平江一是咱的,张士诚就完蛋了。”

    “这是你的事,我不太懂这些。”马秀英拿着几张纸,为王府挑选要采办的丝绸和棉麻料子。

    她右手边的矮桌上,还放着不少用来做冬衣的花纹款式模子。

    朱元璋不注意这些,他也向来不管这个,此时只有满脑子的领地、赋税和人口,兴致勃勃地继续道“濠州回到咱的手里了,那可是咱的老家啊。妹子,凤阳绝对是个好地方,山好水好,还出人才,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父老乡亲们还记不记得咱朱重八。”

    提起这个,马秀英有话可说“是啊,你得回去看看。祭拜咱爹咱娘,好好修修祖坟,给当年照顾你的乡亲们减免赋税,送些礼物,再帮他们铺几条像样的路,请些好郎中给老人家们瞧瞧毛病。”

    “妹子想的周到。”

    两人安静下来,各做各的事,马秀英起身去外面催促晚饭,朱元璋靠着枕头继续畅想未来,过了一会儿,马秀英掀开帘子进来时,他突然道“就让标儿回去祭祖吧,咱去打仗,等标儿回来了,咱也把平江打下来了,正好称帝。”

    马秀英先是一愣,而后冷静下来,毕竟这其实都是早晚的事,说道“标儿稳重,祭祖的事交给他是没问题的,由世子去办,身份上也不会让人说了闲话。只是重八你说要称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