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8个任务:成功抵达晋中(1)-第2/3页

加入书签
 于是,整个三川河流域就只剩下了龙十三一家!

 不过,幸运的是,交口堡就卡在进入宁乡县城的道路尽头,龙十三若是愿意,可以随时出发。

 但问题来了,他现在可不光是军队,还有交口堡五百户军户(内含一百户匠户),以及前来依附他的几乎同等数目的矿徒!

 于是,从现在开始,他就有了老营,人数达五千之巨!

 这五千人中,称得上“青壮”男丁的有一千左右,龙十三将其全部组织起来,居中护卫老营、辎重。

 而以李占春一百骑突前,白文选两百长枪兵继之,在最前面开路——此去宁乡县城,起码有五十里,虽然是驿道,不过两岸山脉纵横,不时有盗匪出没,而官军说不准在某处设伏。

 以袁宗第两百长枪兵、贺金龙一百骑断后。

 龙十三带着亲领的两百长枪兵、一百骑兵、俄木布一百骑,与那一千青壮一起护卫着老营人马、辎重在中间。

 此去晋中,除了去往宁乡县城(后世中阳县)那一条路,还有北面一条路,那里才是正经通往晋中的驿道所在,不过沿途还有一处吴城千户所,一处黄芦岭关隘,都卡在紧要处,想要通过,非得先拿下这两地才行。

 故此,连人多势众的曹操罗汝才部也会选择先到宁乡县城与王自用等汇合后再去晋中,而不是去那条险象环生的驿道。

 因为你一旦在吴城千户所耽搁了,后面的敌人就会将你紧紧夹在山谷里动弹不得,那时候,败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吴城是春秋时吴起所建,此时除了千户所、巡检司,还是此时整个山西在谷积山中最大的商栈!

 对了,南方有茶马古道,晋商则有吴碛古道!

 所谓吴碛古道,指的是晋中、晋南的晋商将山东、河北、山东一带的东西经过吴城这处山中驿站用大型驼队转运到临县西南的黄河渡口碛口,然后再经碛口渡口转运到陕北、袄儿都司、宁夏、甘肃等地,是连通山西与陕北、宁夏、袄儿都司最大、人丁最多的商道!

 而龙十三以前住过的青龙渡不过是这条主干道上的支路罢了。

 于是,这吴城与其说是一处千户所、巡检司所在,不如说是一处大型商栈云集的市镇,在流贼兴起之前,这里平均每日都有上千头骆驼停留,人数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吴起当时修建此城方圆才一里,至此时,由晋商出钱,当地人出力,已经修建起了一座方圆五里的大城了。

 除此之外,由于城里至少上千家商家,每户商家又至少有五名护卫,平时留在吴城也至少一半,也就是说,除了千户所的卫所兵,这里可随时抽调两三千习过武的青壮参与守御城堡。

 而吴城前面,靠近晋中平原的黄芦岭关虽然军力不多,不过却卡在极为险要处,也是易守难攻。

 于是,此时的流贼队伍除非疯了,才会选择这条路。

 但龙十三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并没有去宁乡县城,而是去了吴城!

 “三当家”

 临行前,李占春给他汇报了他在最近一个月探查的情报。

 “在吴城以东约莫三十里,有一座大山,大山山顶有三座巨大的山寨,据说是以前大唐名将薛仁贵屯兵之所,号千家寨”

 “千家寨正好位于吴城与黄芦岭关隘之间,按照山间老人们的说法,薛仁贵当时在这里屯兵时,聚兵有十万之众,那显然在吹牛”

 “不过那三座大山顶部都是平的这一点毫无问题,每一处也都是大型山寨,都有安国寺那么大”

 “来到山西的义军营头,除了三十六家,还有一些小营头,他们以前依附于某大营头,来到山西后又因为机缘巧合重新聚在一起”

 “那三座山寨就是由三个这样小营头占据着,其中最大的是一个当地人叫焦德铭的营头,他自号薛仁贵,估计是极为崇拜这位前唐大将,他自己连带部下都是白衣白甲,自己也拿着一杆方天画戟”

 “看起来十分滑稽,但此人十分骁勇,倒是不负他的诨号,眼下连带老营,他约有七八百人,其中精锐约莫两三百”

 “一人叫花关索王光恩,却是从陕西过来的,占了其中一个寨子,原是不沾泥的手下,人数与薛仁贵差不多”

 “另一人叫黄巢武大定,原本是扫地王张一川的手下,后来自立门户,跟着他的手下最少,连带家眷,总计不超过三百,精锐最多一百,但也占了一个山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