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针对由刘正提出的科举制与如今的察举制做出了大量辩证,也对大力开放书籍、设立什么图书馆做出了利弊的讨论,甚至于对以法治国还是以儒治国,亦或以法为主儒为辅的治国方式也做出了一些假设,整理了一些局部实验的可行性方案,种种种种,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都是他以往不曾想到,也不曾接触过的全新内容。至于一些传统的经籍典策、注解辩论,乃至于五花八门的技能总结,那更是数不胜数。
让公孙瓒意外的是,他会被允许进入岩洞里,倒也并非是荀彧那些人拿他无可奈何后破罐破摔,而是试图让他以武将的身份参与到那些观点的辩证中。
而在他内心有些抗拒为刘正做事,同时打算欲擒故纵而拒绝之后,有人还让他看了有关曹操、孙坚、朱儁、皇甫嵩等人及相关人等对于兵法军纪的总结。
按照那些人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刘正、荀彧或是委托卢植,或是与曹操、孙坚平日书信中整理出来的,便是为了集思广益,让大汉走向更好的未来。往后这些书卷也会被署名作者一代代流传下去,惠及子孙,有可能的话,甚至会交给小皇帝,当做小皇帝以及那些皇亲国戚往后读书的参考教材。
流芳百世、帝王贵胄的御用典籍、惠及子孙……诱惑不小,不比实质性的军械装备差,公孙瓒当然也心中惊奇脸上“勉为其难”地配合了,此后,他也从这些内容中看出来了,刘正等人所做的事情,是真真切切想要三兴大汉,连救助小皇帝,打算南下抗击董卓,那也是真心诚意的——他所想的刘正让他成为蓟侯,牵制他远离幽州抗击董卓,反倒是他格局狭隘了。
也是因此,以至于公孙瓒那天到了广宁与张燕等人袒露此次要威震华夏之后,心情极其复杂。
他其实有些留恋那个山谷,觉得自己的武将才华和诸多奇思妙想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在那里学到了很多,格局也不再拘泥于幽州的偏隅之地。
另一方面,那天也是他真正要联合与刘正相关的黄巾军、黑山军施展自己军事才华的时候,但他内心深处从原来将刘正当成假想敌时的自信,到那天感觉在帮刘正做事,内心深处极其不服气却又因为功利心不得不参与,那种落差让他内心一股挫败颓丧之感油然而生。
当然,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复杂的感觉已经慢慢淡了,前阵子鲍儒带兵绕道上谷给他送来这些军械的散件和一帮匠人时,他还取笑了一阵鲍儒,算是暂时彻底放下了对刘正的恶意,开始尝试接触与刘正相关的周边人士,并以礼相待。
说起来,鲍儒这厮也是衰,这次配合荀采,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被不少人责骂了一番,一直灰头土脸的,当然这件事情他倒也早有心理准备,就是要去打仗多少让他惴惴不安。
此外,让他最耿耿于怀的是,八月中旬他家小妾真的又给他生了个女儿,本来打脸家主鲍特的话,这下被反自己打脸了,在鲍家也被不少人冷嘲热讽。
与此同时,一直被卜己等人“津津乐道”的“鲍家三娘”的名头不仅按在了他女儿身上,在他身上也算是彻底坐实了,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人生奇耻大辱——唯一还算安慰的是,昔日刘正戏言过他要是真生下鲍三娘就给关羽的儿子当婆娘,这件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他也确实寄信蓟县了。
只不过关羽在城外驻扎,明知道两个孩子出生却不能去见,正憋着一口气,也就一直没回信。
现如今,倒是有好些人家开始作妖,天天跟鲍儒提娃娃亲的事情了,让他烦不胜烦,不过荀彧、荀攸、公孙瓒等人的戏言,其实也让他乐在其中。尤其是公孙越、夏侯燕刚生了个儿子,公孙瓒准备收作义子,还过来提亲,倒是让鲍儒在关羽和公孙越之间摇摆不定,幸福地发愁。
“他们干什么?不会真准备下毒吧?”
耳畔突然响起一名士卒的提醒声,公孙瓒望望那边用胡语骂得难听的一群乌桓骑兵,又见有方阵前方有一只小队脱离方阵,朝着营地南边的水河岸过去,眉头顿时一皱,将手中一个据说由刘正提倡用来喊话的喇叭状的铜器放下,随即沿着台阶下了望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让公孙瓒意外的是,他会被允许进入岩洞里,倒也并非是荀彧那些人拿他无可奈何后破罐破摔,而是试图让他以武将的身份参与到那些观点的辩证中。
而在他内心有些抗拒为刘正做事,同时打算欲擒故纵而拒绝之后,有人还让他看了有关曹操、孙坚、朱儁、皇甫嵩等人及相关人等对于兵法军纪的总结。
按照那些人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刘正、荀彧或是委托卢植,或是与曹操、孙坚平日书信中整理出来的,便是为了集思广益,让大汉走向更好的未来。往后这些书卷也会被署名作者一代代流传下去,惠及子孙,有可能的话,甚至会交给小皇帝,当做小皇帝以及那些皇亲国戚往后读书的参考教材。
流芳百世、帝王贵胄的御用典籍、惠及子孙……诱惑不小,不比实质性的军械装备差,公孙瓒当然也心中惊奇脸上“勉为其难”地配合了,此后,他也从这些内容中看出来了,刘正等人所做的事情,是真真切切想要三兴大汉,连救助小皇帝,打算南下抗击董卓,那也是真心诚意的——他所想的刘正让他成为蓟侯,牵制他远离幽州抗击董卓,反倒是他格局狭隘了。
也是因此,以至于公孙瓒那天到了广宁与张燕等人袒露此次要威震华夏之后,心情极其复杂。
他其实有些留恋那个山谷,觉得自己的武将才华和诸多奇思妙想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在那里学到了很多,格局也不再拘泥于幽州的偏隅之地。
另一方面,那天也是他真正要联合与刘正相关的黄巾军、黑山军施展自己军事才华的时候,但他内心深处从原来将刘正当成假想敌时的自信,到那天感觉在帮刘正做事,内心深处极其不服气却又因为功利心不得不参与,那种落差让他内心一股挫败颓丧之感油然而生。
当然,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复杂的感觉已经慢慢淡了,前阵子鲍儒带兵绕道上谷给他送来这些军械的散件和一帮匠人时,他还取笑了一阵鲍儒,算是暂时彻底放下了对刘正的恶意,开始尝试接触与刘正相关的周边人士,并以礼相待。
说起来,鲍儒这厮也是衰,这次配合荀采,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被不少人责骂了一番,一直灰头土脸的,当然这件事情他倒也早有心理准备,就是要去打仗多少让他惴惴不安。
此外,让他最耿耿于怀的是,八月中旬他家小妾真的又给他生了个女儿,本来打脸家主鲍特的话,这下被反自己打脸了,在鲍家也被不少人冷嘲热讽。
与此同时,一直被卜己等人“津津乐道”的“鲍家三娘”的名头不仅按在了他女儿身上,在他身上也算是彻底坐实了,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人生奇耻大辱——唯一还算安慰的是,昔日刘正戏言过他要是真生下鲍三娘就给关羽的儿子当婆娘,这件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他也确实寄信蓟县了。
只不过关羽在城外驻扎,明知道两个孩子出生却不能去见,正憋着一口气,也就一直没回信。
现如今,倒是有好些人家开始作妖,天天跟鲍儒提娃娃亲的事情了,让他烦不胜烦,不过荀彧、荀攸、公孙瓒等人的戏言,其实也让他乐在其中。尤其是公孙越、夏侯燕刚生了个儿子,公孙瓒准备收作义子,还过来提亲,倒是让鲍儒在关羽和公孙越之间摇摆不定,幸福地发愁。
“他们干什么?不会真准备下毒吧?”
耳畔突然响起一名士卒的提醒声,公孙瓒望望那边用胡语骂得难听的一群乌桓骑兵,又见有方阵前方有一只小队脱离方阵,朝着营地南边的水河岸过去,眉头顿时一皱,将手中一个据说由刘正提倡用来喊话的喇叭状的铜器放下,随即沿着台阶下了望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