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结局早已注定(求月票)-第3/5页

加入书签


    什么外寇入侵,都没有他心中所想的重要。

    然而卢象升的情况也十分难缠,军中乏饷。

    平日里欠了军饷,咱们因为卢督师与大家同甘共苦,咱们没饭吃,他也不吃饭,看在他的面子上,那就忍了。

    可是咱们兄弟与清军对战,都斩杀了三百多人,杀伤更是近千人,才能砍下三百多脑袋。

    皇帝一点奖赏都没有,那咱们还卖个屁的命啊?

    谁不知道清军是出了名的凶残以及难打?

    如此怨气在明军士卒当中传递,自是牵制了卢象升的进一步行动。

    卢象升也一直都在上火。

    他虽然是主战派,敢于和清军对战,可掣肘实在是太多了。

    朝廷上的重臣与他成反对意见,想法子要搞掉他。

    皇帝身边派来的监军,也觉得卢象升的行为影响了自己在陛下面前「善于军略」的良好形象,故而对他也不顺眼。

    卢象升屡次给皇帝上书希望能够给他调拨粮饷,以此来维持士气,继续打击清军。

    但清宛县令左其人、真定巡抚张其平都不给他运饷。

    后勤后勤没有,补充兵员更是别想了。

    无论是杨嗣昌还是高起潜都不想让卢象升这个名义上的督师,掌握许多人马。

    卢象升移书兵部告急也得不到回复,杨嗣昌只不过是把奏疏放在一堆奏疏里面,对皇帝就说的过去了。

    被高起潜派去的监军太监方正化则密疏弹劾卢象升「縻饷逗留」。

    如此亲近人送来的密疏自然引起崇祯帝对卢象升的不满。

    但是多尔衮却没有心思理会明廷这么多人的心思,他只想要此番出征劫掠越多越好。

    京畿地区已经连续失守真定、河间等十几处州县,致仕重臣孙承宗也遇害。

    崇祯听到消息后,哀伤悲叹,命相关官员做好后续抚恤,便不再管了。

    经此一事,孙家有直系子孙存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呢,故而相关官员只是口头应了,并没有落实。

    清军又攻陷衡水、武邑、枣强、鸡鸣、霸州等诸多县城,杀了大明退休翰林。

    唯有内丘,知县高翔汉力守十余天,清军见无法攻克,便撤退去祸害其他地方。

    还有魏忠贤的老家沧州肃县,被他修筑的也颇为坚固,倒是让清军难以攻克,直接绕道而行。

    因为这些清军看惯了县城外观不咋好的,到了魏忠贤的老家,猛地一看县城如此坚固,必定是明军的重要关隘,攻克之后,兴许就能够俘获许多粮饷财物。

    结果这伙清军发现,不亏是明军重镇,堡子修建的相当坚固,没有火炮是断然无法攻克,故而直接撤走。

    这些县城除了有高知县率军守卫,魏忠贤老家没被攻破外,清军兵峰锐盛,势不可挡,接连攻克许多城镇。

    多尔衮又兵分三路,由涞水攻易州、一路由新城攻雄县,一路由定兴攻安肃。

    如此危急时刻,内阁首辅刘宇亮主动请缨,愿去前线督察军情,为君分忧。

    崇祯大喜,即刻下令将卢象升革职听勘,由刘宇亮代之总督天下兵马。

    可是当刘宇亮真的听到皇帝要让他上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