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今日在地里锄草,她边吃饭边阻止两个女儿帮忙,“只有这点地就干完了,不用你们。”
两人自然不会停手,“家里活都做了,回去也没事。”
孩子的贴心让这些日子累狠了的李氏心里跟喝了甜水一样,苦啊累啊都算不得什么了。
沈清宁想着自己的计划,“娘,明日还下地吗?”
“明天不用下地了,现在就等下雨就能来点种了。”
“那家里明天打豆腐吃吧?”
“打豆腐?你想吃豆腐了?”
“恩,娘每年快过年时,打的那些个豆腐最好吃,比小舅舅家打的好吃。”
“你小舅家做的豆腐是拿出来卖的,打嫩点能多出些豆腐,我们自家是用来做霉豆腐,自然要老些。”
沈清秀也附和,“我也觉得老豆腐煎来好吃些,可惜村子太小了,不然娘也能做些豆腐去卖。”
“傻丫头,做豆腐也是个辛苦的活呐,东水村就这么大,哪里容得了两家卖豆腐的?”
李氏在娘家学得一手做豆腐的本事,原本想着她以后嫁出去也算有个营生,谁知道她偏偏嫁给了同村的沈大河。
县城也有几家卖豆腐的,东水村离县城不算太远,许多人要买东西去趟县城来回一个时辰就也够了。
这做豆腐的人一多哪里还有什么赚头,小舅舅家也是从外公那一辈传下来的,一家子边种地边卖豆腐才算将将维持个生计罢了。
------题外话------
明朝徐光启的“甘薯十三胜”说红薯一亩收数十石。沈括的梦溪笔谈说一石为92.5斤。换到现在大约是120斤。古代肯定不如现在的高产,书里这个番薯亩产就以1200斤为标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两人自然不会停手,“家里活都做了,回去也没事。”
孩子的贴心让这些日子累狠了的李氏心里跟喝了甜水一样,苦啊累啊都算不得什么了。
沈清宁想着自己的计划,“娘,明日还下地吗?”
“明天不用下地了,现在就等下雨就能来点种了。”
“那家里明天打豆腐吃吧?”
“打豆腐?你想吃豆腐了?”
“恩,娘每年快过年时,打的那些个豆腐最好吃,比小舅舅家打的好吃。”
“你小舅家做的豆腐是拿出来卖的,打嫩点能多出些豆腐,我们自家是用来做霉豆腐,自然要老些。”
沈清秀也附和,“我也觉得老豆腐煎来好吃些,可惜村子太小了,不然娘也能做些豆腐去卖。”
“傻丫头,做豆腐也是个辛苦的活呐,东水村就这么大,哪里容得了两家卖豆腐的?”
李氏在娘家学得一手做豆腐的本事,原本想着她以后嫁出去也算有个营生,谁知道她偏偏嫁给了同村的沈大河。
县城也有几家卖豆腐的,东水村离县城不算太远,许多人要买东西去趟县城来回一个时辰就也够了。
这做豆腐的人一多哪里还有什么赚头,小舅舅家也是从外公那一辈传下来的,一家子边种地边卖豆腐才算将将维持个生计罢了。
------题外话------
明朝徐光启的“甘薯十三胜”说红薯一亩收数十石。沈括的梦溪笔谈说一石为92.5斤。换到现在大约是120斤。古代肯定不如现在的高产,书里这个番薯亩产就以1200斤为标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