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袁天罡手札

加入书签


 “父皇,吐蕃此番居心叵测,并以一州之地做赌注,疆土乃国运之根本岂能因为一场比武大会定输赢?万万不能答应!”

 怔神的功夫,太子李亨沉声躬身道。

 “国运?若是不答应,那些番邦如何看我大唐王朝?我大唐王朝的脸面往哪里搁?”

 闻言,

 李隆基脸色一冷,拂袖转身。

 就在半个时辰前,礼部收到了吐蕃送来的国书。

 上面说久闻大唐武者实力高强,故而一月后想与大唐武者讨教十场,胜六场便算赢。若是吐蕃输了愿割出毗邻大唐一州之地,若是赢了大唐需让出陇西郡。

 更可气的是,国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唐这边不敢接招的意思,

 如此,李隆基怎能不怒?

 身为大唐王朝之主,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这些外邦自以为是。

 “可...父皇,吐蕃民风彪悍,皇室之中不乏顶级高手,我大唐的武林高手大都散落在民间,即便我大唐答应,万一....民间这些武林高手不参与比武,岂不是......”

 李亨虽然看见自己父皇已经动怒,但依旧开口劝谏。

 吐蕃这么做肯定做好了完全准备,

 大唐呢?

 那些江湖势力又不在朝中任职,凭什么会为朝廷出战。

 输了还要搭上性命,赢了也没有什么好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朕只要给出重赏,不害怕那些江湖武者不来!”

 李隆基转身看向杨国忠。

 当然,他之所以这般除了面子不能丢之外,手中的不良人亦是一张底牌。

 不良帅可是九品武者,只要他出战就能拿下一场。

 只要再找上五位九品高手,大唐就能赢。

 “爱卿,你觉得如何?”

 “这.....”

 杨国忠心思一动,不知该如何开口。

 其实,方才看罢国书后他一直在揣摩吐蕃此举的用意,

 所料不差,这吐蕃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一万套精良战甲的事才想着借机来打压一番大唐的江湖高手,如此.....他们后续的运送战甲才会顺畅。

 不得不说,杨国忠能做到左相这个位置除了与杨玉环有关之外,自己的能力也不差。

 竟是将事情猜了个**不离十。

 片刻,

 杨国忠看了一眼太子,躬身道,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这赏赐必须要贵重,若是不贵重....怕是难以吸引到那些江湖上的顶级武者。”

 虽然此事看起来荒唐,但他却是不会忤逆李隆基的意思。

 这也是杨国忠的为官之道。

 至于太子?

 本就与贵妃有些不合,自是不用照顾他的意思。

 “贵重赏赐?只要能赢一场,朕便赐这些江湖顶级武者一份太宗皇帝时期,国师袁天罡留下的一份手札拓印本。”

 李隆基略作沉思,说道。

 “国师袁天罡留下的手札?”

 杨国忠忍不住一惊。

 据说这袁天罡早在太宗年间就踏入了九品巅峰之境最后更是有所突破,踏入了另一个境界。

 后来,他离开皇室云游天下不知所踪,

 但手札却是留在了皇宫宝库之中。

 这东西或许这东西对文臣、武将并无作用但对于江湖上的那些九品武者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如何?”

 “陛下若是真能拿出袁天罡手札,定会有江湖顶级武者上台参战。”

 回神,杨国忠急忙回道。

 就在方才的一瞬间他甚至都有了让自家兄弟上台参战的想法。

 一旦得了手札抄本,他家兄弟突破到另一个境界,还怕什么义薄楼?

 无论是须弥山山主还是不良帅,都会被踩在脚下。

 “好,那就这么定了!明日便昭告天下!同时给那吐蕃回递国书,就说一月后在长安西恭候吐蕃使团。”

 李隆基当即传下圣旨。

 “是!陛下。”

 ........

 月落,日升,

 汝阳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县衙,

 李默正看着桌案上的图纸,两侧,曾夫子和丹丘生赫然在列。

 随着汝阳关建成,汝阳外城的开建,按照曾夫子的说法已经到了迁出内城百姓的时候。

 “主公,内城百姓迁出后可沿默然书社、酒庄外围分批安置。”

 良久,曾夫子指着地图说道。

 “嗯,就是这宅院....”

 瞧了瞧曾夫子手指的方向,李默有些迟疑。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个大唐王朝搞起拆迁安置这种事。

 “主公,其实此事不必担忧,我们只需要从城内百姓手中买下他们现有的宅院并且给他们在城外划归同等大小的地基,具体如何修建由百姓自己做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