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最后的青春

加入书签


        光阴似箭,时光如流水,很多事还来不及好好体验,赵红阳很珍惜在家里的分分秒秒。

        时间来到正月中旬,阳光一如往常的明媚,村里除了鸡鸣狗吠声,再无其他。赵红阳知道自己离学期越来越近,而读完这一学期,自己即将步入社会,他很迷茫,便没有一个人能为他指条明路。父亲的情绪缓和许多,除去每天抽烟烤太阳的日常,父亲也会帮家里打理家务,母亲与赵红阳得下地里松土,把土壤松动了,春雨一到,便可以播种。

        村里的人都忙了起来,白天就老人与小孩呆家里,其余的人都下地里。赵红阳与母亲劳动力单薄,每一块地都要松土很久,母亲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依然不舍得停下,赵红阳却觉得自己精疲力尽,大概是很久没干活的缘故,总是坐石头上偷懒,母亲倒也顾不上说他。

        从外婆家回来之后,母亲似乎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寡言,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与人打招呼也变得和气许多。而母亲的这些转变,似乎对这无聊的世界有些厌恶,她常说道:和气生财咧。她或许觉得自己从今以后对人和气点,往后的日子也会轻巧许多。

        母亲一直有个搬出村庄的想法,在她看来,这块贫瘠的土地所带来的物质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很多农场品已经在社会中慢慢被取代,加上家里劳动力弱,这更加坚定了母亲走出去的想法。

        赵红阳看着母亲的背影,沙白的头发铺满许多灰尘,有些说不出的心酸,生活总能让人在一瞬间奔溃,然后变得更坚强。母亲便没有抱怨父亲给不了她一个温饱的家,她曾经对赵红阳说过:在嫁给父亲之前,她就知道父亲的家境,她从来没指望过过上清闲富裕的生活,她只是希望与父亲同心,全力维持这个家,总有雨过天晴,阳光明媚之时。

        至此以后,母亲便很少提及哥哥,她总是埋头苦干,又总是一个人发呆,赵红阳猜不到母亲的心思,也体会不到母亲的无奈。

        时间终于逝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它便没有为赵红阳一家可以多相处而停留,赵红阳坐上远离家乡的客车,不由得想起母亲对他的一番话:等你哥和你都长大成家,能自给自足之时,那我和你父亲便可以不用对生活唯唯诺诺,对万事可以敞开心怀,对别人不用低头哈腰,无论好坏,都影响不到你们的生计。

        赵红阳从中感受到母亲被生活的压迫,她似乎是一名被统治者,不敢有梦想及自由,母亲时刻紧迫,时刻妥协着,为生计折磨得坐立不安。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父母都同样伟大,一心为子女丢弃妆容,丢弃生活的本色。母亲却每天依旧,与父亲艰苦生活了这些年。

        生活的磨难便没有打退母亲对生活的渴望,她看透了亲戚的嘴脸,也尝尽生活的折磨,可母亲依然坚强的对待生活。她心里也有过怨恨,也有过不安,最终都凝聚成她对生活的力量。

        记得母亲对赵红阳讲过:我活着不为别的咧,只想把你哥俩个抚养长大咧,无论怎么苦,就坚持下来咧。

        母亲一生的理想始终寄托于他哥俩,而只要每次哥俩叛逆,母亲就会有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如刀绞。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赵红阳回想起来,才能深刻体会母亲有多么的爱自己与哥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