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中村开业第一战,大获成功,晚上叶华收到老姐传来的捷报,今天售鱼上万斤,加上渔乐一块,营业额三十多万,除去成本,二十多万的净利润。
这只是第二天而已,后续生意必然将会更加的旺旺。
资金已然无忧,是时候启动熟食加工了。
当晚去码头处与燕云湖洒了一圈水后,叶华上网收集了一些资料,翌日直接与一些所需设施的厂家进行了联系,还有各种配料方面的原材料公司,进行业务交流。
然后是选厂址。
这个问题叶华纠结过,是建镇上,还是村里?
最终他选择了村里,终归他的目的是要将燕云发展成旅游村,让村民们坐在家里都有钱收。那么,世界上最美味的鱼熟食出产地,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头,是一张闪亮的名片。
至于凤鸣的经济发展,这个不是他的职责,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再说了,凤鸣一旦牛起来,凤鸣肯定会跟着受益。届时镇里的服务员们应该也会做点什么,来围绕着燕云这个点,尽量地去带动全镇……这个事情,让服务员们耗脑细胞去吧,关我毛事。
厂址就选在村口的一片荒地上。
申请,注册,这些事情镇里服务员们乐意效劳得很,叶华就无需去操心了,提供一些所需的证件啥的就OK了。
叶华办事神效,下午的时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工地开始开工。
叶华甩手干他的事情去了,渔乐村现在只有鱼,产品太过单一,得增加些其它的元素进去,丰富丰富内容。
叶华首选的是田螺,这玩意儿好弄,塘里湖边都有,去捡就是了。
而且这东西肉质鲜美,辣椒姜蒜一炒,再放些紫苏,下酒下饭的一流菜品!小媳妇老汉们的最爱!
还有炒嗦螺,更是湘省这边夜宵摊的必备啊!
嗦吡,嗦吡,嘴唇直哆嗦却爱不释嘴,根本就停不下来,还有比这更过瘾的吗?
回家拿桶与麻布袋以及水裤的时候,叶华给陈辉打了个电话,让他帮忙放出话去,田螺大收购,价钱从优,还有河蚌,这也是个妙物,水产中的美味,同收。
渔乐村的需求可想而知,仅凭自己一己之力,杯水车薪而已,发动群众的力量才是王道。
不过最长远的计划,还是要靠养殖,叶华打算把收来的一半田螺河蚌扔燕云湖里,让它们发展壮大去。
河蚌的下崽能力有点弱,田螺就强悍了,鸡生蛋蛋生鸡什么的,不是一个档次。
“耙耙,要去干嘛呀。”
西米好奇地问,现在白天正常气温只有十多一点度数,叶华早不准儿子去做小渔民了。
而父母每天也只打几个小时玩一下,他们主要帮忙收鱼,叶华跟吴刚猛都不在家的时候,这事他们全权负责,不过他们可不会把鱼扔燕云湖里,通通用网兜储存着。
叶华也无所谓了,这段时间扔燕云湖的鱼少说也有十万斤了吧,应该足够掩人耳目了。
“去摸田螺,走,跟爸爸一起去。”摸田螺也是乡趣,叶华当然要带上儿子。
叶华的目的地是离屋最近的池塘,只不过他还没出门,就被人给堵住了。
一辆笨死牌SUV,上面跳下来三个肥得像个球的胖子,其中一看就是带头大哥的家伙目光炽热地看着叶华,笑得跟尊弥勒佛似的:“你好厨神,我是……”
这人是某位餐饮公司的老总,他一报出名头,叶华就知道他要干嘛,这早在意料之中,但真正面临时,叶华还是感到挺烦的。
可想而知这样的烦恼更多在后头。
“不好意思,我对帮别人做嫁衣没有兴趣。我有事情要忙,先失陪了。”叶华直接回绝,愈发后悔昨天所为,感叹真的人怕出名猪怕壮。
尔后叶华就不管这些人了,也不去屋附近的塘里摸田螺了,省得这些人没完没了,骑上三轮,带上西米,云朵雪花就没带了,突突地奔赴外么家所在的马尾村。
那个水库里的田螺更多,并且叶华现在又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看能不能从水库里整几个王八,这才是淡水中真正的珍品,一斤大几百呢,有钱还没地儿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