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年和虞安对有些事心照不宣以后,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了。
虞安遣了足够的人手过来,很快就把院落收拾出来,监管司挂了牌子,各处的人员也配置齐全。
太子是正使,统管一切,不过他就招待周启年喝了一会儿茶,后来就打着奉皇帝之命好生念书的幌子,再也没有出现。
真正管事的共有二人,一人是皇帝任命的监管副使周启年,另一人就是明为替太子跑腿传话,实际上就是为太子代行监管职责的虞安。
整个监管司,大部分都是太子的人,心向周启年的,只有寥寥数人。
此次随同周启年入驻兴庆宫的,有两位幕僚,六名随从,都是他身边的老人,这些年跟在他身边,刑名钱粮各类杂事俱娴熟,有他们帮衬,周启年也不至于无人差遣,什么事都做不成。
另外,虞安又派了十几名小内侍过来跑腿听差,周启年也一一笑纳,安置在了西厢各处。原先空荡荡的西厢,多了这些人,看起来也算有模有样了。
不管虞安是好意,还是打着帮忙的名头,让小内侍监听他们做事,反正很多杂事需要人做,周启年也就没有多纠结这事。否则他们身处兴庆宫,没有宫里的人搭把手,恐怕连口热茶都喝不上。
只是,监管司到处都是太子的耳目,随便说点什么,都瞒不住,有些体己话,他们只能私下商量了。
五月二十五,下午,都驿亭周家的住处,周启年召集了两位幕僚,商量事情。
这两位幕僚,一人姓张,一人姓李,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们二人跟着周启年十多年,是他的心腹手下。
“东主。”张先生对着周启年拱了拱手,面有苦色,“并非在下说泄气话,监管司什么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事委实有些难办。”
“不错,事未做,人先争,怕就怕,脏活累活我们干,好处他们得,板子我们挨。”李先生对这事也不看好。
他们都是做事做老的人,监管司这个小小的衙门,挂了牌子才短短三日,内部就斗得欢,明枪暗箭,齐齐上场,甚是热闹。太子的人,明显防着他们,正事还没做,就像乌眼鸡一样,互相扯后腿,真到了做事的时候,恐怕事倍功半。
“两位先生。”周启年捋了捋胡子,安抚他们,“万事开头难。我们先辛苦一点,把事情理顺了,就好了。”
有些事,周启年并没有对他们说明白,毕竟皇帝的提醒,只是暗示,而不是明说。别说事情还没发生,就算事发了,皇帝最多训斥太子几句,命他闭门思过,转头就会把事情按下去,所以有些话,就算面对心腹,他也不能说。
他和虞安争的既是权,又不是权。或者说他想要真正的监管权,最好把太子殿下也置于监管之下,就算退一万步,也得保持制衡,而虞安明显在防着他喧宾夺主。
“先生们也知道,中官做事,就是这样。”实话不能说,他随手就把锅推到了虞安头上。
毕竟太子的心腹之人,替太子背黑锅,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