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思早就发散到了朝局的整体形势上。
高俅心下欢喜,这些棒槌,你们是要杀童贯,还是要救童贯?李纲这个棒槌,怨不得一直提升不上来,遇事就知道横冲直撞,宁折不弯,你们一下子跳出了这么多人,实力如此庞大,皇帝会不疑心?继而产生疑虑和忌惮?
李纲连这些个弯弯绕都参不透,皇帝是简单的用忠、奸来区分派别的?简直是幼稚!活该当一辈子的太常卿,入阁拜相?下辈子吧!
搞明白一切的高俅越加从容,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彷佛这些人说的都是空气一样。皇帝果然已经觉察了气氛的异常,如此,童贯就更不可能死了!于是皇帝对着太宰王黼使了个眼色。
王黼身为政事堂首辅宰相,主持政务可能水平有限,论揣摩皇帝的心思却比谁都精通,于是立刻出班说道:
“陛下,事有轻重缓急。北疆战事就是急务,岂是简单的斩杀童贯就能解决的?临阵斩将,兵家大忌。臣以为,当下旨斥责童贯,同时立刻招募士兵,重建北疆防线。辽国面临金国进攻,自顾不暇,臣以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有机会!何不命令童贯戴罪立功!童贯毕竟也是军功赫赫的老将,不能因为一场败仗就喊打喊杀!诸位忘了他平定方腊、王庆、田虎的功绩?”
王黼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平,有礼有节,许多的浑水摸鱼之辈已经打了退堂鼓。
只有李纲还在梗着脖子,据理力争道:“事有因果,童贯丧权辱国,罪不容恕。臣自问对朝廷忠心耿耿,自古忠奸不两立,留着童贯,难道要任由他继续祸害朝廷?臣恳请陛下立斩童贯以谢天下!”
皇帝再也无法忍受,李纲这厮唧唧歪歪的,一心要弄死童贯。弄死童贯真的有那么重要?于是亲自下场问道:“李纲,斩了童贯,伐辽就能取胜?斩了童贯,边境就能转危为安?斩了童贯,辽国就会偃旗息鼓,归还咱们的燕云十六州?回答朕,能,还是不能?”
皇帝亲自发问,其余的臣子顿时收敛了起来,恢复了鹌鹑状。李纲却依旧面不改色的头铁:“童贯虽微有薄功,朝廷已经封官赐爵,以酬其功。前者,童贯一败于梁山,朝廷未见降罪,依旧委以重权。现在,童贯二败于辽国,朝廷依旧要恩赦其罪。如此赏罚不分,置国法于何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朝廷难道任由百官效法童贯?今日童贯无罪,他日,陛下何以刑责他人?国法威严何在?”
皇帝张口结舌,和文臣耍嘴皮子,皇帝简直是自取其辱。李纲就是在转移话题,其实皇帝提出的问题他也没有好的办法,以他的脑子怎么会不知道杀了童贯也不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机会难得,这才紧咬着童贯的罪名不松口。否则煮熟的鸭子又要飞了!
王黼一看皇帝吃瘪,老大落难,小弟自然要顶上,于是厉声斥责道:
“李纲!你还有臣子该有的态度吗?怎么?你想裹挟百官逼迫陛下?这就是你所谓的忠?你身为大臣,不思报效朝廷,裹挟民意,罪莫大焉!北疆岌岌可危,陛下急需应急之策,你呢?你在干什么?北疆的几十万军民百姓在你的眼里是什么?他们的生死就如此进不了你的法眼?今日你再逼迫陛下,拿不出一点良策,明日老夫必弹劾你沽名钓誉、不忠不义、渎职误国之罪。北疆倘若丢失一城,死亡一民,皆你之罪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高俅心下欢喜,这些棒槌,你们是要杀童贯,还是要救童贯?李纲这个棒槌,怨不得一直提升不上来,遇事就知道横冲直撞,宁折不弯,你们一下子跳出了这么多人,实力如此庞大,皇帝会不疑心?继而产生疑虑和忌惮?
李纲连这些个弯弯绕都参不透,皇帝是简单的用忠、奸来区分派别的?简直是幼稚!活该当一辈子的太常卿,入阁拜相?下辈子吧!
搞明白一切的高俅越加从容,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彷佛这些人说的都是空气一样。皇帝果然已经觉察了气氛的异常,如此,童贯就更不可能死了!于是皇帝对着太宰王黼使了个眼色。
王黼身为政事堂首辅宰相,主持政务可能水平有限,论揣摩皇帝的心思却比谁都精通,于是立刻出班说道:
“陛下,事有轻重缓急。北疆战事就是急务,岂是简单的斩杀童贯就能解决的?临阵斩将,兵家大忌。臣以为,当下旨斥责童贯,同时立刻招募士兵,重建北疆防线。辽国面临金国进攻,自顾不暇,臣以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有机会!何不命令童贯戴罪立功!童贯毕竟也是军功赫赫的老将,不能因为一场败仗就喊打喊杀!诸位忘了他平定方腊、王庆、田虎的功绩?”
王黼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平,有礼有节,许多的浑水摸鱼之辈已经打了退堂鼓。
只有李纲还在梗着脖子,据理力争道:“事有因果,童贯丧权辱国,罪不容恕。臣自问对朝廷忠心耿耿,自古忠奸不两立,留着童贯,难道要任由他继续祸害朝廷?臣恳请陛下立斩童贯以谢天下!”
皇帝再也无法忍受,李纲这厮唧唧歪歪的,一心要弄死童贯。弄死童贯真的有那么重要?于是亲自下场问道:“李纲,斩了童贯,伐辽就能取胜?斩了童贯,边境就能转危为安?斩了童贯,辽国就会偃旗息鼓,归还咱们的燕云十六州?回答朕,能,还是不能?”
皇帝亲自发问,其余的臣子顿时收敛了起来,恢复了鹌鹑状。李纲却依旧面不改色的头铁:“童贯虽微有薄功,朝廷已经封官赐爵,以酬其功。前者,童贯一败于梁山,朝廷未见降罪,依旧委以重权。现在,童贯二败于辽国,朝廷依旧要恩赦其罪。如此赏罚不分,置国法于何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朝廷难道任由百官效法童贯?今日童贯无罪,他日,陛下何以刑责他人?国法威严何在?”
皇帝张口结舌,和文臣耍嘴皮子,皇帝简直是自取其辱。李纲就是在转移话题,其实皇帝提出的问题他也没有好的办法,以他的脑子怎么会不知道杀了童贯也不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机会难得,这才紧咬着童贯的罪名不松口。否则煮熟的鸭子又要飞了!
王黼一看皇帝吃瘪,老大落难,小弟自然要顶上,于是厉声斥责道:
“李纲!你还有臣子该有的态度吗?怎么?你想裹挟百官逼迫陛下?这就是你所谓的忠?你身为大臣,不思报效朝廷,裹挟民意,罪莫大焉!北疆岌岌可危,陛下急需应急之策,你呢?你在干什么?北疆的几十万军民百姓在你的眼里是什么?他们的生死就如此进不了你的法眼?今日你再逼迫陛下,拿不出一点良策,明日老夫必弹劾你沽名钓誉、不忠不义、渎职误国之罪。北疆倘若丢失一城,死亡一民,皆你之罪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