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朝堂争论-第2/7页

加入书签
        作为唯我独尊的皇帝,他怎么会甘心情愿地和梁山妥协?只不过是无奈之下的委曲求全罢了。好在他还没有完全的丢掉理智,好不容易达成和解,自己更是一国之君,撕毁协议容易,可是由此造成的影响就太恶劣了。皇帝失信,很严重的!

        于是皇帝吩咐道:

        ”高卿先退下,朕再斟酌一下。你先准备好犒赏三军的酒食猪羊,童爱卿以及三军将士辛劳奔波,一定要种种的封赏。“

        高俅知道已经不适合再添油加醋了,自己已经成功地引起了皇帝的不甘心理,大多数大臣都会附和自己的提议,唯一的变数就是侯蒙。这厮一力促成了招安,这就是他的政绩,自己想挑起战端,等于就是要破坏他安身立命的根基,别人无所谓,侯蒙就是为了自己,也会一力反对自己的提议。

        而且,涉及到和梁山的关系,皇帝一定会召见侯蒙,征询他的意见。

        高俅既然已经动了这个念头,就一定会坚持到底,梁山收拢自己的仇人,那就是和自己为敌,岂能让他们得偿所愿,安安稳稳的躲过风波?侯蒙阻挡,那么就连他一块打倒。

        计议已定,高俅回去就忙着串联,奸臣就这一样好,忠臣讲究慎独,高俅却擅长抱团作战,一个人不行,一群人总可以吧!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侯蒙那小身板能抗住?

        不过几日功夫,童贯就草草的留下军队镇守淮西,自己带领主力赶回东京。王庆被俘,楚军的抵抗意志被彻底破坏殆尽,大批的楚军投降官军。童贯知道自己的重任还在后边,于是放手从降卒中挑选精锐补充进了官军的作战序列中。于是大批楚军摇身一变成了官军,然后又回头镇压王庆的残部。至此,童贯麾下的大军不但人数上暴涨,超出了出征江南时候的编制,而且人员成分复杂,既有原来的禁军、西军,又有江南、淮西的降卒,成了一个大杂烩,想要拧成一股绳,形成战力,可谓是任重道远。

        由于童贯所立下的盖世功勋,皇帝很是少有的召开了大朝会,在京的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如此兴师动众,为的不单是给童贯加官进爵,夸耀武功,而且也是给朝廷凝聚人心,提升气势。一段日子以来,朝廷风雨飘摇,百官人心惶惶,皇帝自己也内心慌得一批。如今雨过天晴,当然要得瑟一下了。

        金殿之上,皇帝的封赏足够惑人眼球了!童贯以军功进位太傅,成了三公之一,位极人臣,封爵燕国公。

        群臣个个都羡慕的眼珠子发红,却也无济于事,童贯这次的封赏根本就没有人提出异议,没办法,这是实打实的功劳,谁能办到?不服你去试试?恐怕不等哪个喷子张嘴,皇帝就会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

        跟随童贯出征的将军们也个个加官进爵,尤其是王禀,可谓是大放异彩,一举官升五级,一跃成了宋军高级将领,有了独自统军作战的资格。

        生擒方腊的韩世忠也展露头角,从底层的小军官升任指挥使,跨入了实权中级军官的行列。

        封赏完功臣,众臣的马屁还没有拍舒坦,侍卫亲军司的一个都虞侯就跳了出来,直言弹劾侯蒙丧权辱国,出使梁山期间,行为失当,有失朝廷颜面。绘声绘色的把侯蒙形容成了一个胆小懦弱的无能之辈,进而质疑朝廷和梁山签订的协议是否合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