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抽丝剥茧-第2/6页

加入书签
        可他明明对她有信心。他既然对她深信不疑,完全可以把这件事,一查到底。

        他虽然不方便亲自出面了,但只要陆翔宇还相信他,怎么都可以找到幕后的主使人。

        这还不是绝地,还不至于如此,他为什么就要放弃了呢?

        是不值得?还是投鼠忌器?怕影响公司估值,还是怕影响审查程序?

        不过,宁筱曦与他们不一样。

        因为邹峰和陆翔宇在明,对手在暗。他们一动,对手必然要跟着动。

        而此时此刻,与对手一样在暗的,是她宁筱曦。

        所以,她决定动用自己这半年在公司攒下的人品,暗中行事,找到数据泄密的源头。

        b轮融资条款当然不是她发的。陆翔宇的截屏里也没转给她。

        陆翔宇的截屏里只有检举信里与她有关的一段话,和另一个作为她泄密证据的邮件截屏。

        宁筱曦花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地把陆翔宇发给他的截屏看了十来遍,直到她都能背下来了,才从手机上抬起头来。

        看着窗外已经挂满树叶的高大白杨,她的眼睛里闪烁出了清灵的光茫。

        公司的数据湖庞大而复杂,和宁筱曦原来在传统行业碰到的数据库,其实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

        如果说宁筱曦原来熟悉的数据库是一座城堡,那么,现在她面对的则是一整颗数据星球。

        在这座数据星球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程序,模型和工作人员,在以十万级,甚至百万级的频次调取着数据,并储存着新的海量数据。数据权限体系本身则像是一棵活着的榕树,每天都跟随着程序的迭代,岗位的变迁,流程的变化在衍生成长。

        难怪陆翔宇和邹峰,甚至吴凡,没法在短时间内悄无声息地准确定位到数据泄露的源头。

        这就好像是在巨大的星球上抓一个小偷。

        如果小偷今天在a点偷一点,明天又到b点拿一些,积少成多,小心地隐藏行踪,那么不论是偷窃的路径还是逃跑的方式都有无数种组合。

        这要从数据管理权限上去查,不仅兴师动众,而且花费的时间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定位和证明真实的泄露源头。

        但宁筱曦的切入点,跟他们这帮技术为王的男人,不一样。

        她想到的就是这些客户在业务上的共性——他们,其实是宁筱曦团队的一批业务测试用户。

        陆翔宇发给她的那个所谓“泄密证据”,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截屏,但好死不死的,邮件里的客户信息附件文档的名称正好就在截屏里。

        宁筱曦知道,公司的安全系统其实是会对邮件附件里的信息也进行扫描的。严格来说,只要附件里存在手机号码,邮件都会被拦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