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孔家玉玲-第2/3页

加入书签
    孔大小姐对于杨刘二人,以及张伯玉之间的谈话,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是基本不涉入三人的具体谈话,只是细细的听着,做了一个好听众,有时也帮大家续续茶水,拿点点心。

    当说到有趣的事情时,孔玉玲只是浅浅的一笑,当说到一些困难的时光时,也只是略略表示遗憾,一副留洋归来的大家风范,一展无遗,刘郧倒是心态平常,真当成了踏青访友。

    时间过得很快,下午四点左右,开来几辆普利茅斯,走下四五个人,领头的有四五十岁,个子不高,脸庞偏大,一副金丝眼镜,留了点小胡子,看上去还挺和气,身材略略发福,一身浅色的花格子的西服,还在南京政府任了点小官,胸口别了一个GUO民党党徽。

    “子渊叔叔”,当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孔玉玲已经张开双手,不顾白色衣裙的拖曳,就匆匆的跑了过去,很快抱住了领头的那个人,大家才发现孔大小姐,就像环绕在上帝身边的小天使。

    子渊微微一笑,一边拉着大小姐,一边对身边的一个黑衣人,低声的略略交待了几句,那人立马领命,指挥着几辆小车开了出去,看来就是子渊的保镖兼司机,智脑却提示此人极度危险。

    孔子渊又对身边的几个年轻人,说了几句话,就带着他们,与大小姐边说话,边向杨恺几人走了过来,刘郧不经意的发现,张伯玉的脸色似乎有些僵硬,嗯,可能是错觉,伯玉兄已经笑了起来。

    “孔叔叔好”,张伯玉抢先迎了上去,也向子渊行礼问好。

    “贤侄也在,好好”,子渊似乎也很高兴,又一眼扫向刘杨二人,微笑的问道,“这两位是——”。

    “他们是我在国外认识的朋友”,还没等张伯玉搭话,大小姐就已经抢先回答了,刘杨二人面面相觑,在心中苦笑不已,这个大小姐也太喜欢表现了,该怎么圆谎呢。

    “好好,年轻人就要像个年轻人”,孔子渊似乎很宠溺大小姐,也没有深究,只点了点头,就叫大家彼此介绍一下。

    大家很简略的寒喧之后,就协力将两张小方桌凑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桌,王伯与李妈赶快端来椅子,再铺上一层花桌布,孔大小姐却亲自端来水壶和茶杯,给大家斟茶递水。

    孔子渊当仁不让,居于长桌短边的当头主位,大小姐紧挨左手边,大小姐旁挨着张伯玉与杨恺,刘郧只好居于另一短边的主客位,其余三个有意无意的抱团,居于子渊的右手边。

    孔子渊的右手第一位是靳长捷,山西五台人,约30来岁,国字型脸,倒有几分北方人的憨厚,现在晋绥军傅作义手下当差,归绥区副县长,同中校军衔,很得上司器重,此次来南京出差,主要是想通过南京商业部,选购一批军工设备,偶然被拉来做客。

    其次是黄睿勋,是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的亲侄子,大约二十七八岁,个子不高,一身中山装,看上去倒是精明强干,现在中央日报当记者,实际上经常在外交部与商业部穿梭,据传黄浚有意让他进外交部当科长,已然是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最后是唐式辉,云南王龙云的远房侄子,大约30岁不到,身材匀称,看上去瘦削而低调,说话有些抑扬顿挫,有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现任云南省运输交通厅科长,此次应南京邀请,参加论证滇缅公路开通,及其修建的可行性,所以也到玄武湖一游。

    孔子渊似乎在想到了什么,一边轻轻的吹沫喝茶,一边看着大家,慢慢的说道,“今日寒舍,能请来各位年青俊秀,真是蓬荜生辉”,看了孔玉玲一眼,“前几日家侄女留洋归来,本应祝贺一番,不想老朽天生是个忙碌命,竟然拖到今日”。

    紧接着,孔财神脸色一正,对大家笑着说,“我大哥,从山东发来电报,希望老朽帮着侄女,物色一个品学兼优的朋友,正好,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各位都是才华过人的人中龙凤”。

    孔子渊转过头来,溺爱的看着大小姐说,“玉玲,你也老大不小了,又出洋见过世面,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孔大小姐也不怯场,微微一笑后,落落大方的说,“玉玲自知姿色平庸,才疏学浅,竟然劳各位世兄亲自来访,实令玉玲汗颜,玉玲在此给各位世兄赔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