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初期的时候,兵部侍郎汪道昆前去巡视边境,李成梁献上建议将孤山堡移建到张其哈剌佃,险山堡迁移到宽佃,沿江新安四堡迁移到长佃、长岭诸处,仍以孤山、险山二参将驻守,可以开辟疆土七八百里,可以大大扩张耕牧之利。汪道昆上报明廷,明廷认为可以实行。从此这里的人口生计日益繁荣,增至六万四千余户。李成梁以那里孤悬于外很难守住为由,舍弃了辽左六堡,将那里的六万四千余户居民迁移到内地,那些居民依恋家室不想离开,李成梁就以大军驱赶他们,造成很多流血事件,死者很多,为此,李成梁大受朝野谴责。
熊廷弼守辽东时,指出李成梁罪可至死,“原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以新疆勘报已完,奏乞矜察功罪。上下其疏该部院。”这是李成梁为自己的“清白”讨个说法的奏疏,也是试探一下万历帝对自己的最后态度。李成梁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其诸子仍然手握重兵,李氏家族在辽东的势力和影响犹存,万历帝的态度还是“倾向”于原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但是言官们还是抓住不放。
不过随着万历帝“以宁远伯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应得恤典,命该部从优查给。”的诏书一下,言官还是看到了万历帝的倾向,只是“解任”而不想置之死地。李成梁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弹劾李成梁之风随即减弱。
后来,李成梁卒於北京,葬仰山之北,死后三年,努尔哈赤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对明廷宣战,“辽事”问题遂产生,辽东成为明朝政治**、经济凋敝、军备废弛的缩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熊廷弼守辽东时,指出李成梁罪可至死,“原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以新疆勘报已完,奏乞矜察功罪。上下其疏该部院。”这是李成梁为自己的“清白”讨个说法的奏疏,也是试探一下万历帝对自己的最后态度。李成梁虽然年老体衰,但是其诸子仍然手握重兵,李氏家族在辽东的势力和影响犹存,万历帝的态度还是“倾向”于原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但是言官们还是抓住不放。
不过随着万历帝“以宁远伯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应得恤典,命该部从优查给。”的诏书一下,言官还是看到了万历帝的倾向,只是“解任”而不想置之死地。李成梁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弹劾李成梁之风随即减弱。
后来,李成梁卒於北京,葬仰山之北,死后三年,努尔哈赤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对明廷宣战,“辽事”问题遂产生,辽东成为明朝政治**、经济凋敝、军备废弛的缩影。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