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刘协,哪里走?-第2/5页

加入书签
“妾身不反对君郎的任何决定,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只希望君郎能够三思而行,千万别被某些人利用了。”

刘焉沉下心来,长出口气,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当前局势,如果说世家豪族逐渐接收了南阳的新模式,那么荆州、扬州的士族,压根不能掀起巨浪。

而若是没有世家大族参与其中,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反对弘农王的声势推向最**,星星之火,若是不能燎原,那么很快必将熄灭。

自己若是跟着这样的队伍作乱,很明显,下场只有一个,那便是自作孽,不可活,白白葬送了目前稳定的优势。

当然了!

刘焉的野心依旧在,不会轻易相信新模式的世家、农民、皇权的共存,否则若当真有这样三赢的局面,荆襄、扬州士族早把刘繇、刘表给卖了。

“这样吧。”

刘焉皱了皱眉,长出口气:“我好好想想,了解了解情况后,再做决定,袁绍想要利用我刘焉?他还没那么本事!”

卢玥施施然一礼:“君郎若能如此,乃益州之幸也。”

刘焉澹笑:“有你在,乃吾之幸也。”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端坐上首,其下郑玄、卢植等人,分列两旁。

他将写好的争议点,递给卢植,轻声道:“卢公,今年的辩论会,朕便不参加了,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将每期的争议点,递上来给朕一份。”

这种事情原本便是司徒的本职工作,因此卢植也没有拒绝,颔首点头道:“陛下放心,此事交给臣便是,保证不负陛下重托。”

“恩。”

刘辨缓缓点头,转而言道:“根据今年各地反馈上来的情报看,庠序运转非常良好,朕有心将学校也开设一批,将从庠序毕业的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学。”

“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刘辨的目光扫过卢植、郑玄,试探性问。

“可以!”

卢植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臣今年将豫州、徐州的庠序走了大半,从目前的情况上看,两年之内,必然会有一大批孩子从庠序毕业。”

“届时的确需要修建更高等级的学校,臣建议各州至少修建一所校,每个郡修建一所学,以供毕业的孩子们继续深造。”

郑玄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轻声道:“若是当真可以修建一部分学校,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咱们的教师数量,恐怕会呈现短缺现象。”

“毕竟,目前朝廷直辖的地段,已经囊括了豫州、徐州、兖州、司隶、梁州、并州等地,从目前的师资力量上判断,勉强可以满足庠序,难以满足学校。”

刘辨恩的一声点点头:“这的确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朝廷的发展过于迅速,以致于一些基础建设,难以跟得上。”

“但是郑老......”

言至于此,刘辨转而望向郑玄,极其郑重地道:“你可是儒林界的泰山北斗,师资力量的问题,难得倒别人,一定难不倒你。”

“啊,这......”

郑玄一脸难为情的模样,眉头皱得极高:“陛下,此前豫州、徐州的庠序,已经将老臣的上千名弟子,全部消耗干净了,实在是抽调不出更多人。”

“康成兄。”

不等皇帝陛下开口,一旁的卢植便抢先一步道:“你名下的弟子已经全部用上了,那不是还有别人的弟子吗?”

“我可以跟陛下表个态,写信回幽州范阳,从族中抽调一些有学识的人出来,充当朝廷庠序的讲席。”

“他们或许在学校中,难以任教,但在庠序中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以及基础的算术,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辨大喜,抬手指向卢植:“你瞧瞧,这才是朕的司徒!郑老应该向卢公学习,发动一下身旁的儒林鸿儒,让他们带着弟子出来授课。”

“朕别的不敢保证,明年庠序讲席的俸禄翻一倍,每年一百石,学校讲席的俸禄,至少在两百石,甚至更多。”

“教化育民,乃国之根本,事关国运发展,自当从娃娃抓起,万不可轻视,朕自当竭尽全力做好此事,还希望尔等能助朕一臂之力。”

呼—

郑玄长出口气,当即欠身拱手:“既然陛下开了金口,老臣又岂能拒绝,您放心吧,老臣回去以后,便给那些朋友写信,让他们尽皆出山,为了大汉的教化事业而贡献力量。”

“好!”

刘辨满心欢喜:“能得郑老相助,朕何愁不能将教化事业,长久地推行下去,将来我大汉之中兴,必有郑老鼎力相助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