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一鲸落,新汉生!-第4/5页

加入书签
虽然,他已经预料到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却没有想到,居然可以达到一千多万亩良田,换算下来,平均每个家族都有上百万亩田产。

刘辨根据荀或的简图观看,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北方,冀州、青州、关中、兖州、徐州、豫州,尽皆有之。

“辩爷。”

此刻,即便是军师联盟的专家,也忍不住开口言道:“咱们明年的私田公有化,必然会更有效果,毫不客气地说,掌握了这些田产,至少缩短了咱们五年的公有化过程。”

这一点,刘辨深表赞同,毕竟,朝廷掌握的公田数量越多,对于私田的抽血效应越足,这样越是可以促进私田公有化的进程,跟紧南阳的步伐。

“真是太好了。”

刘辨兴奋地恨不得跳起来。

幸亏他已经练就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否则岂不是要让荀或笑话?

刘辨强押着兴奋,转而对荀或道:“文若,从明年开始,你身上的胆子又要加重了。”

荀或揖了一揖,轻声道:“内容没有变,只是任务量大了而已,没问题,臣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恩,很好。”

刘辨缓缓点头,面带微笑道:“有你在,朕就放心了。”

荀或颔首,转而言道:“陛下,如今兖州已经归顺朝廷,事关兖州刺史刘岱,朝廷准备如何处置?”

“这个......”

刘辨佩服荀或毒辣的眼光,但他沉吟片刻,终究还是言道:“刘岱的性子,不太适合当刺史,朝廷又不准备设置州牧。”

“这样吧。”

刘辨干脆直接给出意见:“先让刘岱回朝廷,当个侍中吧,等以后有机会,再行外派。”

荀或顿时一愣:“啊?只是一个侍中?”

“不然呢?”

刘辨反问一句:“你难道有更好的官职?”

荀或皱眉:“陛下,如今宗正还空着呢,刘岱毕竟是汉室宗亲,让他当个宗正,正合适不过,而且刘岱若是能当宗正,对于朝廷收回荆州、扬州是有益的。”

刘辨自然清楚荀或的意思,澹然道:“刘岱可以当宗正,那刘表、刘繇呢?文若准备安插个什么官职?”

“这......”

荀或皱着眉。

其实,他心理是有些职位的,但皇帝陛下这么一问,明显就是不愿意给他们这些官职,或者是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给。

如果自己继续说下去,不禁不会有结果,反而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荀或没有继续回答,而是皱眉含湖道:

“可是陛下,一旦如此,只怕刘岱会不高兴,刘表、刘繇更不会效彷刘岱,归顺朝廷,反而有可能会联合起来......”

嘶—!

言至于此,荀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惊诧地望向皇帝陛下:“陛下莫非......”

刘辨神色如常,澹然一笑:“文若,朕只用了三年时间,便收复了大汉一半疆土,刘岱能够归顺朝廷,乃是他的万幸,而非朕的荣幸。”

“正如此前所言,朕要的是全新的大汉,而非旧制下的大汉,但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而非想要快速完成统一,选择降低标准,这样只会给朝廷埋下隐患。”

“荆州、扬州水系发达,粮产有保障,必将会是未来大汉的粮仓,朕绝不允许荆、扬出丁点问题,你可明白?”

荀或深吸口气。

他能清楚地感受到皇帝陛下对于未来大汉的规划,以及心中制定的标准,绝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动,而让自己发生转变。

这是一个有着坚定目标的皇帝,他不单单是要匡扶汉室,而是真正在为中兴汉室而准备,作为臣子,荀或非常荣幸,更大为感动。

旋即。

荀或深躬一礼,郑重言道:“臣明白,陛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刘辨点点头:“好,既如此,此事便交给你了。”

荀或拱手:“臣告退。”

“且慢。”

不等荀或躬身离开,刘辨摆手打断道:“兖州虽然归附了,但其危机却没有接触,根据最新的情报,青州有两个大的黄巾军,总人数可能在百万以上。”

“你速速给曹操飞鸽传书,让他密切关注青州黄巾的动向,同时命令徐荣,率领兵马从琅琊走廊,进入青州,准备接手青州军,以补充兵员。”

“同时,命令诸葛瑾、戏贤、陶谦等人,从豫州、徐州各县的常平仓中,抽调一部分粮食运抵兖州、青州,以襄助曹操、徐荣收编这支兵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