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老狐狸袁隗,冬节祭天大典便是弘农王末日!-第2/5页

加入书签
袁隗缓缓转身,丢下一句话:“给你两天时间,振作起来,公路虽然没了,但本初尚在,咱们自当助他一臂之力。”

袁基颔首:“叔父放心。”

旋即。

袁隗迈步离开。

苍老的背影显得异常厚重可靠。

*****

南阳,宛城。

皇帝行宫。

暖阁。

刘辨将手中的《国富论》递给鲁肃,轻声道:“子敬,这本书你拿回去仔细研读,里面的内容包含了荀子、管子、范蠡等人的思想,或许对你有些帮助。”

“《国富论》?”

鲁肃接过书籍,不由皱起了眉头:“难不成,这卷书又是陛下默写的古籍?”

刘辨对此早有预见,因此极其澹定地回答:“是朕默写的,但却是摘自很多卷书,算得上是集合了皇宫藏书的精华。”

“当然!”

言至于此,刘辨随口补充道:“这书名是朕起的,寄予了朕对你的期望,而且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等你将此书研习透彻,朕得空时,再写不迟。”

鲁肃随手翻开两页,上书: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

鲁肃知道。

这一段出自《荀子·富国》

又翻过两页,上书着: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

......

“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

......

而这一段,则出自《管子·国蓄》

最令鲁肃感到震惊的是,在书的注解栏中,还有皇帝陛下对于其中描述的解读,甚至有些地方,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足以证明,皇帝陛下对于商政,有自己独到的解读,甚至对于商政,有他自己的一套策略体系,绝非是一时兴起。

鲁肃感到心安。

毕竟,古往今来都是重农抑商,商贾的地位相对比较低,而自己如果从事商政,即便能够跻身朝廷中枢,这身份地位同样不会太高。

可是......

当鲁肃看到皇帝陛下的注解时,他彻底打消了疑虑,若不是对此感兴趣,甚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岂能为之加注?

当下,鲁肃没有丝毫犹豫,拱手抱拳:“陛下放心,臣必好生研读,不负陛下厚望。”

刘辨澹然点点头:“恩,里面的部分内容,可能有些晦涩难懂,如果子敬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完全可以入宫寻朕,咱们相互探讨。”

鲁肃再次感受到陛下对商政的重视,心中更加笃定:“多谢陛下。”

刘辨旋即起身,走到一旁的木架,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镜子:“子敬,这便是咱们生产出来的琉璃,光洁清澈,宛如湖面。”

“这是琉璃?”

鲁肃不由愣怔,眼瞪如铃,盯着那面圆镜中的自己。

他印象中的琉璃,可达不到这样纯净的程度,上面花花绿绿的,甚至看不清面容,与此刻皇帝陛下手中的镜子,完全就是两种东西。

“没错!”

刘辨极其肯定地道:“以前家里全都使用铜镜,如果有了它,便可取而代之,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一定非常喜欢。”

“当然!”

言至于此,刘辨赶忙补充道:“制造琉璃的工艺,咱们已经攻克了,以后想要什么模样,便有什么模样,你印象中的那种,亦不是问题。”

鲁肃太清楚琉璃的价值了。

如果当真可以售卖这种东西,朝廷的财政压力,一定可以缓解,甚至获得额外的收入,同样是有可能的。

“陛下放心。”

鲁肃信心满满道:“臣必竭尽全力,为朝廷开源,缓解财政压力。”

刘辨点点头:“恩!朕从未怀疑过子敬的能力,除了琉璃外,你还可以贩卖一部分纸张,这东西目前只有咱们有,你要充分调研市场,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鲁肃拱手:“喏。”

“好了。”

刘辨叹口气,摆手道:“子敬去吧,近来大量商贾涌入宛城,你们身上的担子非常大,朕就不耽误你时间了。”

鲁肃也的确比较忙:“正好,奉孝约我在鸿宾楼会面,时辰降至,臣也该离开了。”

刘辨恩了一声:“好,且去忙吧。”

鲁肃应声承诺,旋即躬身离开。

与此同时,直播间网友议论纷纷:

“哈哈!鲁肃刚才的表情太逗了,差点没笑死我。”

“那双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不过还好,总算是比较镇定。”

“之前唐姬妹子见到镜子的时候才逗,我特么做成表情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