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翻身农奴把歌唱,亩产平均过两石!-第3/5页

加入书签
“恩,我知道,爸!”

“你都说的是些什么,还是我说。”

“我还有最后一句,儿子,你跟唐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虽然跟着屏幕,但总归是我孙子啊,这也是大事,明白吗?”

“爸~~~你说什么呢,我今年才15岁,唐姬才14岁。”

“你得入乡随俗,懂不懂!”

扑哧!

刘辨尴尬地笑出声来。

车厢外,响起朱彤的声音:“陛下,荀令君回来了。”

刘辨赶忙收拾心情,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心念一动:“爸妈,我得先忙了,你们在家好好的,说不定以后我还能穿越回去,到时候再孝敬你们。”

“恩,你忙吧。”

旋即。

刘辨摆了摆手:“让文若上车。”

朱彤轻声:“喏。”

不多时。

荀或上了马车,一揖作礼:“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落座:“今年收成情况如何?”

荀或点点头:“非常好!从目前反馈上来的数据看,亩产皆在两石以上,甚至有些田地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半左右。”

汉末时期的平均亩产在一石半左右,如果南阳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那便提高了33.3%,比起专家的预期,又要高出些许。

虽然,还远远达不到杂交水稻那种惊人的亩产,但相较于汉末时期的平均水平,已经是非常大的提升了。

对此结果,刘辨持肯定态度:“还算是不错的,比朕的预期稍微好上一些,证明咱们这大半年时间,没有白忙活,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当初专家在选择对南阳世家下手时,便是以其家族规模为主要依据的。

孔家在南阳颇有田产,家资过亿,再加上邓家、阴家等一些田地,只要能增产10%左右,便可以维持南阳汉庭的正常运转。

增产20%左右,便可以进行其余方向的开销,比如说开矿、大量更新装备、科技研发,文臣、武将年终发福利等。

而今,如果亩产当真可以达到两石,增产30%以上,南阳汉庭的运转完全可以保证,甚至即便此时跟邓家、阴家翻脸,依旧能勉强维持运转。

这意味着......

刘辨仅仅在第一年,便靠公田的收入,达到了摆脱世家,独立自主的目的,虽然只是勉强维持运转,但它的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真正能独立自主了,咱腰杆子才能硬起来,才能真正具有话语权,能跟天下世家掰掰腕子。

当然!

刘辨不会那么冲动。

目前的他,只是有了自我做主的根基,但真正跟天下世家撕破脸皮,独自一人面对其强悍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是啊。”

荀或感慨万千,捻须言道:“陛下,依照如今反馈的情况看,咱们应该再多盖两个粮仓,否则把粮食收上来,只怕没地方堆。”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这件事情便交给你来办,多盖两个粮仓,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多,有备无患,总好过明年再忙活。”

“陛下放心,交给微臣即可。”

粮食丰收,荀或的干劲儿更足,他满口答应,已然当成了头等大事:“咱们可以多造一些粮草,好迷惑长安的董卓,让他知道咱们压根不会为粮食发愁。”

“有道理。”

刘辨目光一亮,缓缓点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荀或澹笑:“奉孝虽然拔除了绝大多数的刺奸,但长安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得让他好生瞧瞧,想以粮食制衡我等,绝不可能。”

“哦对了。”

刘辨忽然响起了什么:“税粮收得怎么样了?”

荀或捻须言道:“子敬暂时还未反馈,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世家豪族多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各县豪族,一年没有收成,却要面对数百,甚至上千石的税粮,心中多有怨言。”

“但请陛下安心。”

荀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只要邓家、阴家等世家交上税粮,其余豪族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

“哼。”

刘辨轻哼一声。

他早已料到会如此:“正常,不割他们点肉,他们永远不知道疼,得先让他们吃点苦头,否则接下来没办法出手。”

事已至此,荀或清楚陛下的图谋,试探性问:“陛下可是要出手,将豪族荒废的土地,全部都接过来吗?”

“当然!”

刘辨极其肯定地道:“以咱们目前的耕地,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朝廷运转,日后官员越来越多,杀伐征战同样会多,这些耕地压根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