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生我才-第4/5页

加入书签
        地人民连在一起,一草一木都难割舍,何况还有刚刚起步的事业?便假作糊涂,满面春风,婉言谢绝云:盛情心领,感恩不浅,本该领命前往,奈自己本人水平有限,那点“三脚猫”的手艺,哄骗山里人倒还可以,实难登大雅之堂,丢人现眼事小,影响了政府的清誉,辜负了领导的苦心,就实在说不过去。再说,打肿脸蛋充胖子的事,我实在不敢去做。还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最好最妙,自己还是呆在此地,到还有点用处······我也就失去一次当“公家人”的机会,从常人追求的光明大道上,步入布满荆棘的荒蛮小径。当然,我却丝毫不后悔。因为,只有开路者才是勇者,攀登者才算英雄!宾主虽然不欢而散,但乡长临走时看着发电机说,年底争取给奇土村通上电,给医院一个文明安静的环境,算是给我工作的支持。这句话,博得在场者一片掌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虽则工作不同,所好各异,但求知欲却是与生俱来的。奇土村,隐入浩瀚的林海之中,地方偏僻,没有通电,现代文明生活之风极难吹进,典型的农庄古朴色彩依然很浓。只要日落西山,炊烟散尽,村中的树荫下,炕头的炉火周围,就会聚集些茶足饭饱的谈闲者,你一言我一语,尽说些奇闻异事,传播些小道消息,内容虽然枯燥乏味,场面情趣倒也引人。要是有几位村中大老,口含烟袋,手捻银须,笑眯眯,乐呵呵,振振有词,津津有味地来它一段“赵子龙单骑救主”,或者“鲁智深醉打山门”、“孙大圣九反天堂”、“杨家将血战金沙滩”······诸如此类,不可尽详。反正,只要有故事,人们就会停止斗嘴,旋即鸦雀无声,聚精会神,洗耳恭听那些不知听过多少遍的“老生常谈”,直到实在听不下去的时候,才有几声疑问,或者啧啧赞叹,打扰一下气氛······总之,这个精神享受,确是登峰造极,再也没有比此更高的。青年人虽说早就不能满足这些乏味的精神食粮,奈何没有通电,每年只有当地林场施舍的几场电影,享受一番难得一见的文明世界。唯一能得到满足的,就是文艺书刊。我带的一提包书,自然就成了宝贝。他们传阅极为小心,每本书归还时都会包上书皮,没有丝毫损坏发生。书,抬高了我的身价,有事只要一张口,就会一呼百应,鼎力相助。要不,医院也不会那么容易建成。为感谢书的恩惠,也为使其特殊营养源源不断地流入这里,我想自己掏钱征订一些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报刊,谁料行事不密,风声走漏。他们秘密集会,推选海山为头,集资二百余元,作为定书费交到我手。我不好推辞,与牡丹商量,资助二百元,定了半年的报刊,购置些通俗文艺书刊,捐献家中藏书,开了个农家小书屋。青年人大部退出闲散者的队伍,逐渐委身于知识的海洋里。瓜棚豆架下,只剩那些老者在喋喋不休······

        半年多的山村生活,我才真正领悟到知识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它,普通人的生活更离不开它。因为,它里面蕴藏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涵养、胆略、勇气······可不是吗?这些生活在山里的奇土村青年,从文学书籍中汲取到人生的真谛,在生活作风及道德品质上,赢得了上辈们的赞誉;从科学书籍中,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捷径。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青年人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集资办起“农副产品加工厂”。为表“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心,特聘我为名誉厂长,参股管理。条件是不教我参加劳动,只要挂个大名,闲时提个建议,别无他求,实在谢绝不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原定的五十元的工资降到十五元,我又成了一名编外厂领导,他们美其名曰“参谋长”。

        为答谢此番盛情,不白领十五元工资,我只得抽出时间,竭尽全力为厂子效劳。庆幸的是,我这名“参谋长”也起了些特殊作用。林场的所有手续,就要我托人办理,居然是处处顺风,无阻无挡,为厂子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厂子的经营方式是多元化的:河边,修建五处鱼塘,放养鱼苗;村头,修筑围栏,保护天然桃林,兴建果园;开辟河滩荒地,种植药材,培育花木,经营苗圃;盖起厂房,养殖鸡鸭鹅、猪兔羊······农闲时间,男的进山割荆条、割竹子、劈篾片,女的在厂里串竹帘、编笸箩、扎扫把、编竹席。生意火红,收入可观,名声远扬,惹得邻近几个村的青年双眼发红,上门取经,依样画葫芦,兴起办厂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