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政府又办起村学,我与你姑姑自豪地踏进学校大门,用心听老师传播的知识,实现了你爷爷死不瞑目的心愿。曾记得老师告诫我们,幸福的新中国,是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光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我们呢?最大的职责就是用双手建设他,使他变得更美好。建设一词,说时容易做时难。不光要靠力气,还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做事就有了目标;只有知识,才能汇聚财富的源泉,土地获得丰收,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建设将来的美好社会······老师的话,在我幼稚的心灵里激起经久不息的波涛,成为终身的警句名言。为了能有大的作为,克服所有困难,读完初小,进了高校。
“在高校,我结识了一位异乡同窗,就是你的生父——李静。他自幼丧父,上无兄姊,下无弟妹,与老妈相依为命。从前也靠寻吃讨要过生活,遭遇比我还惨。彼此知道对方家世后,生出一种特殊的同命相连、惺惺相惜之情。别看其年龄只长我一岁,能耐比我要高十分,全年级学习数他为最。说话处事,合情入味。深得师生青睐。我敬佩他的人品,对其很尊敬;他也同情我这个同命苦人儿,遇事帮衬一二。高校两年,我俩同坐一张课桌,同睡一张床铺,同在一个锅里搅勺,从没红过面,拌过嘴,互为知己,真是相见恨晚!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抱负,相近的脾性,把两人紧紧地栓在一起。毕业时,结拜为异姓兄弟。按照祖先留下的规程,插香化马,指天盟誓,至死不负。情真意切,唯天地日月共鉴!
“毕业时,两人决定共同响应祖国的号召,做一名有知识的新农民,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便背上行李,返回各自的家乡。凭着咱们的知识、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及一腔热血,我们同时加入昼思夜想的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心愿得以满足,精神得到慰藉,我们干劲十足,恨不得把一颗红心掏将出来,奉献给生我养我的乡土······我,委身政界,官运亨通,当上小队会计、大队文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兼支部副书记;他,肩负大河上下十几个村寨的重托,指派到县卫生局学医,建第一所乡村卫生所。当然,以他的才智人品,不负众望,学习两年,一帆风顺、堂堂正正地当上保健站站长。
“我们虽然被这遥远的四十里山路隔开,但两颗心却是紧紧相连,从未分开。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见面,推心置腹,畅谈一番。就在六二年春上,他找上门来,说处了个对象,要我参谋。我呢?虽说来往频繁,熟识者无非他母子二人,至于外人,极少相熟的。我就问对方出身如何,家境怎样?他说出身不好,划了个地主成分,实则是个破落户。祖上挣下的家产,被吃大烟的父亲糟蹋光了。划成分的时候,沾上亲房的光,成了地主。父亲已去世一年多了,家中只有一个老妈妈,被病害的已经到风吹倒了赖天爷的地步,早晚就要过世。与她相处,不光是怜悯对方的困难处境,其实她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小劳动,吃得下苦,为人贤惠,知文识字,将来能帮上忙。我是从旧社会过来人,心上烙印很深,听说出身地主家庭,便老大不乐意。经他百般解释,听说干娘又十分满意,已请人说妥了。一寻思,反正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就点头同意。
“结婚的日子,定在八月十五。我知他手头紧涩,便把你奶奶从姑姑们身上东讨西要(实则聘礼)而积攒下,准备给我娶亲的四百元钱,全部给他。他嫌多不肯要,最后算做借款,方才收下。记得当时他说,对方没要多少礼钱,诸事简办,平时攒下的一点积蓄,已绰绰有余。千不该,万不该,为了能留下钱,我出了个馊主意:你是个手艺人,整日人来人往,那两间破房子应该修整一下。现在有了家室,总不能像以前那样,破破烂烂的叫人家看笑话。此话刚好点到他的“心病”,立马就要盖新房。留下钱,我才觉得尽到做兄弟的责任,颇为自得,俨然卸下肩上重担,全身轻飘飘,舒适惬意。可谁能料到,货事却出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在高校,我结识了一位异乡同窗,就是你的生父——李静。他自幼丧父,上无兄姊,下无弟妹,与老妈相依为命。从前也靠寻吃讨要过生活,遭遇比我还惨。彼此知道对方家世后,生出一种特殊的同命相连、惺惺相惜之情。别看其年龄只长我一岁,能耐比我要高十分,全年级学习数他为最。说话处事,合情入味。深得师生青睐。我敬佩他的人品,对其很尊敬;他也同情我这个同命苦人儿,遇事帮衬一二。高校两年,我俩同坐一张课桌,同睡一张床铺,同在一个锅里搅勺,从没红过面,拌过嘴,互为知己,真是相见恨晚!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抱负,相近的脾性,把两人紧紧地栓在一起。毕业时,结拜为异姓兄弟。按照祖先留下的规程,插香化马,指天盟誓,至死不负。情真意切,唯天地日月共鉴!
“毕业时,两人决定共同响应祖国的号召,做一名有知识的新农民,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便背上行李,返回各自的家乡。凭着咱们的知识、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及一腔热血,我们同时加入昼思夜想的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心愿得以满足,精神得到慰藉,我们干劲十足,恨不得把一颗红心掏将出来,奉献给生我养我的乡土······我,委身政界,官运亨通,当上小队会计、大队文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兼支部副书记;他,肩负大河上下十几个村寨的重托,指派到县卫生局学医,建第一所乡村卫生所。当然,以他的才智人品,不负众望,学习两年,一帆风顺、堂堂正正地当上保健站站长。
“我们虽然被这遥远的四十里山路隔开,但两颗心却是紧紧相连,从未分开。一有机会,就想方设法见面,推心置腹,畅谈一番。就在六二年春上,他找上门来,说处了个对象,要我参谋。我呢?虽说来往频繁,熟识者无非他母子二人,至于外人,极少相熟的。我就问对方出身如何,家境怎样?他说出身不好,划了个地主成分,实则是个破落户。祖上挣下的家产,被吃大烟的父亲糟蹋光了。划成分的时候,沾上亲房的光,成了地主。父亲已去世一年多了,家中只有一个老妈妈,被病害的已经到风吹倒了赖天爷的地步,早晚就要过世。与她相处,不光是怜悯对方的困难处境,其实她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自小劳动,吃得下苦,为人贤惠,知文识字,将来能帮上忙。我是从旧社会过来人,心上烙印很深,听说出身地主家庭,便老大不乐意。经他百般解释,听说干娘又十分满意,已请人说妥了。一寻思,反正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就点头同意。
“结婚的日子,定在八月十五。我知他手头紧涩,便把你奶奶从姑姑们身上东讨西要(实则聘礼)而积攒下,准备给我娶亲的四百元钱,全部给他。他嫌多不肯要,最后算做借款,方才收下。记得当时他说,对方没要多少礼钱,诸事简办,平时攒下的一点积蓄,已绰绰有余。千不该,万不该,为了能留下钱,我出了个馊主意:你是个手艺人,整日人来人往,那两间破房子应该修整一下。现在有了家室,总不能像以前那样,破破烂烂的叫人家看笑话。此话刚好点到他的“心病”,立马就要盖新房。留下钱,我才觉得尽到做兄弟的责任,颇为自得,俨然卸下肩上重担,全身轻飘飘,舒适惬意。可谁能料到,货事却出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