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名落孙山

加入书签


        要在平日,我定能驳回妈妈的那些违心话。可是,心乱如麻的我,纵有满腹话儿,总是理不顺头绪,不能出口。我的命运,难道说没有渺渺冥冥中上天的安排吗?任谁也说不清楚。我无言面对母亲,沉默半晌,就带上妈妈收拾好的东西,头顶太阳,返回校园。

        在这里,还得说几句私心话。试想,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哪一个没有上进的雄心壮志?我非仙非圣,贪心、欲望、争强好胜之心,一应俱全,无法拒绝“光明前途”的诱惑,能够轻轻松松急流勇退。也罢,就依妈妈的话,听从命运的安排。再说,这次高考良机,实是千载难逢!就此偃旗息鼓,悄悄收兵,确是对不住老师的多年心血。“对.一定要见识一下高考试场。”我就鼓起勇气,跟随芸芸学子,步入考场大门。

        你也走过此路,应知外在因素对一个高考生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假若你我同桌,你的文科好,我的理科强,应对考试就会同心协力,各取所长,达成默契。你专攻文科,我主修理科,考试时私下作弊,互通答案,只要能得好成绩,管它什么门背后吃馍,自哄自?应对令人头痛的每次考试,都报有一丝侥幸心理,此又是每个学生的痛病。心烦意乱的我,爬在考桌上,只管把那些不用思考的题作了,对那些平时动动脑筋就能答对的题一概不理,每场都是第一名交卷——这,就是我高考落榜的一点借口,或者缘由吧!

        此后,爸爸征求过我的意见,劝说一番,就推上架子床,把我的全部家当——一箱书籍、一床被褥、一套灶具拉回了家。我就算彻底结束了校园生涯,操起锄耙,踏上隐者之路。本来高考不第上进无望回乡务农操持家事,对农村学生来说,乃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毫不奇怪顺理成章之事。可是,对我却有点与众不同。秋季开学时,代课老师和同窗好友,五次三番,捎信带话,教我不要灰心丧气,应再赴校园,补习一年,好好攻读,“铁棒磨扣针,功到自然成”,鼓足勇气,迎接明年的高考,定能步入大学的殿堂。如此等等,情真意切,无限惜怜。每当接到此信,形如古井的心就有些波动,实想再赴学堂去逐名求利、出人头地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事实呢,确是不允许那样做。一个做人者应有的道德底线和责任心促使我很快就放弃那些想法,只在心中默念:命运之神带来的许多遗憾,逐渐消淡,心刚安静,再不能一心二用,胡思乱想,尊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实才是最佳生活道路。对那些善意来信,我只有付之一笑,亦不回复,置若罔闻。但是,那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老师及同伴,对我的沉默都有点不明白、不理解、也死心。快开学时,班主任吴老师和带数学的刘老师,受校长委派,不顾天热路远,骑着自行车,前来家访。一见面,他们便埋怨我不该灰心丧气,消沉逃避,应该鼓起勇气,再去补习。听着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训”,我的眼圈红了;看着身上被汗水湿透的衬衣,我的心碎了。竟连递烟倒茶这个最简单的礼节都做不来。双手捧着暖壶,站在桌前,如痴如醉,不知进退。老师只顾跟爸爸说话,没有觉察到我的这一异常举动,坐在一旁的妈妈就有些沉不住气,低声说:“站着等什么?快把谁倒上,杯子早干了。”这句很普通的话,使在座者停止谈话,把目光齐齐转向我,一双双熟悉而又亲切的眼睛里,带着吃惊、不满、疑惑不解、热切希望······我鼓足所有的勇气,揉揉发酸的鼻子,使那盈满眼眶的泪水,没有现场直播。双手捧起水壶,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将茶杯逐个斟满,放上糖,便急急放稳水壶,转身离开。好悬!前脚刚跨出门槛,那早就等待多时的泪水便滴滴答答,像断线的珠子,顺腮而下,浸湿衣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