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破解哑谜-第2/3页

加入书签
        争奈一时之错,

        前面多加一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身披一袭宝衣,

        头戴九顶香巾。

        衣可疗疾治病,

        巾供蜂蝶栖身。

        难登大雅之堂,

        仕皆不晓其情。

        唯有山野村民,

        惜吾足值千金。

        来书勿以兄名,

        汝辨真假贾珍。

        后附一言:家兄那夜一时糊涂,隐了真实姓名,不合哄瞒于你。但事已至此,亦无法挽回。与我相商,就里又生一情。为不使贵鸿为难,就请直呼奴名,让我转兄,假若一时------那就随便。贾珍毕竟是贾珍,自有第二次回音。不过到那时——我就不好说了。

        某姓某氏,书中失礼,多有得罪,请君见谅。

        初十日夜

        此信的笔迹虽说比前一封略有不同,但字体圆润,书写整齐,清秀可爱之状实是出于一辙。令人称奇的是信中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细一寻思,纵你有天大的本事,亦不能如此。此信肯定是他用了一番心机,先打草稿然后认真抄写而成。即使如此,二人之才亦是很高。如果后面的信真是他妹子写的,才华倒要比其兄更加高明,这就使他确信那些上古传说中的班婕妤、曹大家、鱼玄机、薛校书、李秀兰、李易安、朱淑真、苏慧兰等才女,实乃人间有之。试想,和这等女子不通一信,实是心有不甘,况人家又先书于我?想到这里,他便把第一封信先行放下,用心推敲起第二封信中的那些哑谜来。

        首先,“地处方圆一百里许”,很明显地告诉他,姑娘家的地址肯定是处在离自家或离县城一百里左右的地方,这倒不难理解。他又以比平日十倍的细心观察信封,只见守信人的地址,填得很是标准,上面用钢笔写着“银河市秦城县高良乡仁家村”,中间便是端端正正的“魏毅亲启”四字,下边便是范围很大的“银河市秦城县”六字。看到这里,他还心存侥幸,心说纵你再机巧,邮戳上总会留下当地邮电所的印记。却才细一打量,上面的字样与寄信人地址相同,亦印着“银河秦城”。由此可见,寄信者十分细致,也十分诡秘,竟使他这个素以机巧著称的人也无法可想,无计可施。

        他只得找到一本“地方行政区域图”,翻到秦城境内,用三角尺量出离县城约有一百里的三个乡镇,又量出离高良乡约有一百里的四个乡镇,全都登记下来。然后,又把八字诗谜细读几遍,判定其方向可能在东方“甲乙木”生就的南方“丙丁火”上,乡名应在“家居水火三二中寻”的“水”生“金”上寻找,也就说明此地名是由三个字组成,内中暗藏“金”字。这些有点眉目可循的假定条件,使他把目标锁定在“夺金楼”乡,便从夺金楼乡所辖的十七个村中找到“奇土”村。断定姑娘的家乡就处在离他家约有一百五十里、离县城约有一百里的“夺金楼乡奇土村”。

        若论起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