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老爷子从屋内端出一碟子红薯来放在不远处的石墩上,将一个红薯皮剥好后递给那位老妪后,才看向胡荼礼二人。
“你们在白瀑寺烧香了?”老爷子大概是因为常年劳作的缘故,双手上的皮肤有些皲裂,但脑后的辫子却梳地一丝不苟。
胤祥点点头,大概是瞧出来老爷子的耳朵不大能听清楚,所以胤祥的声音也比往常稍大些答道:“听闻白瀑之景一绝,所以来上香后顺带来这里游走一番。”
却不想那老爷子撇撇嘴,一口浓浓的本地方言念叨着,“一个烂泉眼子有啥看头儿,还没老头子我这蜜薯好吃。”
说着,眼瞧着那位老妪手中的蜜薯快要吃完,老爷子又将手中剥好的那个递到老妪面前,随后又看了看坐在石墩子上的两个人,将自己面前那一碟子蜜薯递给胤祥,“你们也吃点儿。”
“您这蜜薯是您自己个儿种的?”
胡荼礼还未伸手去接,就瞧见胤祥从老爷子的碟子中摸出来两个不大不小的蜜薯,学着方才那大爷,有模有样的剥好一个蜜薯,随即递到胡荼礼面前。
胡荼礼还未接过来,就瞧见那老妪正笑眯眯地吃着蜜薯瞧着自己与胤祥,她倒是有点不好意思,方准备推辞,就听到胤祥又将那蜜薯拿了回去,在手里颠来颠去几下,还嘀嘀咕咕地说着可能有些烫,待会儿再给她。
老爷子哼哼两声,随后抬头用下巴示意向身后不远处的一片庄稼地,才解释道:“老婆子年纪大了牙口不大好,偏偏还爱吃些甜的,前几年老头子我得来些蜜薯种子,试了几年,今年才种出来这好吃的了。”
那老爷子语气虽是不大在意的模样,可话里话外的每一个字都少不了在意二字。
那剥开的蜜薯被胤祥自己三两下解决掉后,他便一直将另外一个翻来覆去的在双手上倒腾着,直到拿着不烫手时,他才重新剥开递给胡荼礼。
胡荼礼浅浅道了一声谢后,方尝过一口,就连连称赞:“这蜜薯原是山东或海南岛一带产的才最是香甜咸糯,您能在这里种出来这种味道的蜜薯属实是不容易。”
这句话倒像是戳中老爷子的心思。
“听说那边能种出来那样的蜜薯,是因为那边的地是多水的沙地,我寻不来沙子,就只能把地锄散喽,然后引来水,诶对,就是你们专门去看的那个破泉眼,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引到地里把地泡着,到今年开春那个地果然是湿起来了,种出来的蜜薯也好吃起来了。”
一边解释着,老爷子面上还颇为眉飞色舞。
顺着老爷子的心思,胡荼礼颇为捧场地又是一番连连称赞。
老妪吃完几个蜜薯后,转身进了小厨房,出来的时候,端来几碗粥,直说这里面的谷物都是老爷子自己种的,叫胡荼礼他们尝尝。
百姓家里的粥的种类原就是不大细分,通常都会在里面搁上这各种的豆子谷子,什么红豆、绿豆、薏米、小米之类的都一起子搁进去,再用大柴火将豆子谷子都熬得滚烂糊糊的,虽说清淡,但胜在这就是原汁原味的粮食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你们在白瀑寺烧香了?”老爷子大概是因为常年劳作的缘故,双手上的皮肤有些皲裂,但脑后的辫子却梳地一丝不苟。
胤祥点点头,大概是瞧出来老爷子的耳朵不大能听清楚,所以胤祥的声音也比往常稍大些答道:“听闻白瀑之景一绝,所以来上香后顺带来这里游走一番。”
却不想那老爷子撇撇嘴,一口浓浓的本地方言念叨着,“一个烂泉眼子有啥看头儿,还没老头子我这蜜薯好吃。”
说着,眼瞧着那位老妪手中的蜜薯快要吃完,老爷子又将手中剥好的那个递到老妪面前,随后又看了看坐在石墩子上的两个人,将自己面前那一碟子蜜薯递给胤祥,“你们也吃点儿。”
“您这蜜薯是您自己个儿种的?”
胡荼礼还未伸手去接,就瞧见胤祥从老爷子的碟子中摸出来两个不大不小的蜜薯,学着方才那大爷,有模有样的剥好一个蜜薯,随即递到胡荼礼面前。
胡荼礼还未接过来,就瞧见那老妪正笑眯眯地吃着蜜薯瞧着自己与胤祥,她倒是有点不好意思,方准备推辞,就听到胤祥又将那蜜薯拿了回去,在手里颠来颠去几下,还嘀嘀咕咕地说着可能有些烫,待会儿再给她。
老爷子哼哼两声,随后抬头用下巴示意向身后不远处的一片庄稼地,才解释道:“老婆子年纪大了牙口不大好,偏偏还爱吃些甜的,前几年老头子我得来些蜜薯种子,试了几年,今年才种出来这好吃的了。”
那老爷子语气虽是不大在意的模样,可话里话外的每一个字都少不了在意二字。
那剥开的蜜薯被胤祥自己三两下解决掉后,他便一直将另外一个翻来覆去的在双手上倒腾着,直到拿着不烫手时,他才重新剥开递给胡荼礼。
胡荼礼浅浅道了一声谢后,方尝过一口,就连连称赞:“这蜜薯原是山东或海南岛一带产的才最是香甜咸糯,您能在这里种出来这种味道的蜜薯属实是不容易。”
这句话倒像是戳中老爷子的心思。
“听说那边能种出来那样的蜜薯,是因为那边的地是多水的沙地,我寻不来沙子,就只能把地锄散喽,然后引来水,诶对,就是你们专门去看的那个破泉眼,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引到地里把地泡着,到今年开春那个地果然是湿起来了,种出来的蜜薯也好吃起来了。”
一边解释着,老爷子面上还颇为眉飞色舞。
顺着老爷子的心思,胡荼礼颇为捧场地又是一番连连称赞。
老妪吃完几个蜜薯后,转身进了小厨房,出来的时候,端来几碗粥,直说这里面的谷物都是老爷子自己种的,叫胡荼礼他们尝尝。
百姓家里的粥的种类原就是不大细分,通常都会在里面搁上这各种的豆子谷子,什么红豆、绿豆、薏米、小米之类的都一起子搁进去,再用大柴火将豆子谷子都熬得滚烂糊糊的,虽说清淡,但胜在这就是原汁原味的粮食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