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两淮总商-第3/3页

加入书签
    “黄口小儿!不知深浅!”

    阎松林气不打一处来,展家主事更是拂袖开骂。

    “既然话不投机,楚某就先告辞了,至于我的提议,诸位不妨多划划算盘。”楚峰说罢,大大咧咧调头就走。

    跟在屁股后头的刘显财,则是一脸愁容,心里暗道:惨了惨了,这天下行商,除了陕甘茶马易市,就数两淮的繁盛最富商机,一下子惹怒六位总商,今后可怎么在两淮混唷,难道要回福建小打小闹?

    直至楚峰没了影,阎松林才恨恨道:“汪东家,怎么不说句话?!咱们气势都被那小子盖过了。”

    汪远侨沉吟:“此子不可小觑啊.....”

    “难道咱们就认了?”阎松林愤愤不平,好歹诸人也是两淮巨擎,堂堂八大总商,怎咽得下这种憋屈!

    汪远侨老神在在道:“谁说的?不熬磨熬磨他楚峰,咱们脸往哪搁?!”

    “甚是!我方执先手,是圆是扁,还得由着咱们。”

    ......

    短短一个四月,南下的流民渐渐比往常多了,孟常清点后,竟达到四万,有些人家甚至是经黎建昌提点,自己徒步而来福建的,一打听才知道,郑海手下那三条戎克船,挤不下这么大的流量了。

    流民的多寡,代表着大明气运,照这个样子看,什么事都要加快脚步才行。

    精盐策略成功,当前最主要的就是产量问题了,为此,楚峰颁下迁徙令,将有意愿移居福宁州的一千多户人家,统统发派到盐场,为此,沿海人口顿时充盈,六座新兴小镇盐田、牙城、峡门、水澳、店头、前岐,拔地而起。

    轰轰烈烈的围海造田运动铺展开来,能作盐田的做盐田,不能做的开辟成农田和养殖鱼虾的洋田,开垦面积不下两万亩,而有三分之一老百姓,选择了临时性煎盐。

    大濑溪水域行船如梭,粗盐运入运出,日夜不停,粗盐供货充足,提纯也慢慢步入正轨,每工作日的产量,比上个月翻了一倍,五天之后,又得200石,而此时,反而是提纯作坊那寥寥几只炉子不够用了,这就是手工业时代,人口多了的好处,不得已,又命冯九伦再加制20套。

    诸事稍停,楚峰便动身前往福州府了,因为熊文灿来信说,兵部绥抚行文书已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