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突发奇想-第2/3页

加入书签
    以前在陕西,发迹前不过是一暴民头子,条件艰辛,吃的跟大伙一样,都是商人们纳粟于边的海盐,到了福建后,为什么不觉盐苦了呢?一想就知道,还不是因为自己高居人上,兼且经济条件允许,手下们尽量让自己吃得好,让郑海从南京买了青盐带回来。

    青盐和海盐,最大区别就在于纯度。

    青海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盛产湖盐,为后世著名,不过这个时候的青盐,并非想当然就是青海出产的盐,确切的说,是泛指茶卡盐池的盐,它也有羌盐、戎盐等俗称。青盐的氯化钠含量达96%以上,已经和后世普通家庭的食用盐接近,因而盐香味纯。

    而海盐呢,这个时代并没有海盐提纯工序,无一例外是粗盐,内里有杂质,含纳量又不高,而且味苦,体力劳动超支的明朝人,若要维持正常摄取量的话,势必需要更多食盐,腌制食物也同样如此增加当量,难怪孟常说每月人均一斤食盐,这在后世来看,简直不可思议。

    提纯!

    我要提纯!

    我要垄断大明盐市!!

    想到这儿,楚峰就浑身汗毛舒展,激亢不已。

    葛禹的东家,临汾亢嗣鼎,做的就是私盐生意,听葛禹透露,全国私盐年销售额是800多万两,更因为不用向朝廷缴纳盐引税,除了扣掉11%作为上下打点、疏通关的节费用,33%作为聘佣、押运、车马、采购等工本费,并波及僧、道、丐、桥梁、梵宇等善事后,私盐能达50%以上的利润,即400多万两。

    假如提纯后,用青盐的质量,粗盐的价格,来进行销售,试问还有谁能与之争锋?除去华北、华西地区,会存在地域因素,销售不利外,要占领私盐七成市场份额,年收入280万两,完全不成问题,这么一来,粗盐价格势必降至低谷,大众百姓,也都能吃得上盐了,而粗盐方面的份额,自己也可以挟精盐之势,分摊到一部分,年收入至少可达300万以上,本来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可别看大明人口上亿,许多穷苦人家仍吃不起盐,终生淡茹,只有等垄断市场后,下压粗盐价格,才能让百姓人人吃得上盐。

    可以想像一下,再销往大明境外,周边各国呢,简直不得了啦,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财源滚滚,手头松阔,不再受资金限制,想干嘛干嘛,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

    至于提纯,楚峰猛然一拍头脑,记起来了。

    当乞丐那会儿,老乞丐曾经吩咐去买盐,自己还很天真的说,我们这身份,到哪儿都挨人扫帚,吃人白眼,干嘛买啊,去附近晒盐场偷一把得了。

    老乞丐大乐,傻瓜,那能咽吗?

    都是白花花的盐,为什么不能?

    因为晒干的盐,只是粗盐,里面含有硫酸根,钙、镁等离子杂质,得提纯才能吃。

    那我们偷回来提纯不就行了。

    这注意真妙,但我们首先要加入纯碱,去除钙离子。过滤沉淀物后,又加入火碱,去除镁离子。再过滤沉淀,加入适当稀盐酸,去除碳酸、亚硫酸、及火碱带来的根离子,直到不再排出二氧化碳气泡为止,然后过滤、蒸发、结晶才可以吃,你以为说说就行了,功夫可大着呢......

    纯碱是什么?

    碳酸钠,肥皂就是用它做的。

    那火碱又是什么?

    你......该去念书了。

    有钱我就不当乞丐了。

    也是,行,今儿给你整个明白,让你也长长知识,这火碱嘛,是毒物,叫氢氧化钠,古时候只有炼丹和炼金的术士们能制作,现今你让我买原料配,我还不如直接买几块钱一包的精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