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灾难与死亡-第3/3页

加入书签
    尤其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

    森林难民区域就遭受了这样的埋沙危机,大量的临时建筑被沙子埋没,很多人根本就出不来,只能够与建筑一起被埋没,出来也是满天黄沙,无法躲避甚至会被一些碎石击中导致更严重的伤亡,能不能被发现或者有人来挖出大家不得而知,这都是无奈的被埋。

    本就被高级孢子植物感染的森林主城的大量难民更是雪上加霜,死亡人数直线上升。

    主城区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碎石杂物随着黄沙满天飞舞并四处乱砸,人们四处躲避,很多人被砸的浑身是血,有的甚至击中了要害而再也没有起来。

    这些都是由于天气控制系统突然停止导致的气候,气流的混乱造成的巨大自然灾难。

    正常的气候科学家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这些都是非正常现象,并且同时在全球蔓延开来,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常迅速与极端,无法掌握气候的正常规律,使得束手无策。

    悲痛和欢愉、灾难和繁荣、挑战和机遇依然紧密交织,纠缠连结。经济受损、城市停摆、生活刹车......人们在痛苦中奋力地地思索和寻找战胜灾难迎接挑战的策略,同时也在发现苦难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

    “战争”“灾难”“痛苦”不仅仅是“被动性地遭受和限制”,而且是促使人们看清本质、领悟生命意义、理解生存处境的积极力量。

    苦难是对生存意志的肯定:先经历灾难,再化解痛苦,最后摆脱消极,进而在苦难中挣扎出希望和安乐。

    隐忧、恐慌、失措、被牵制,当巨大的灾难和疾病来临的时候,我们将人的个体性和自然本身的庞大性放到同一时空维度下对比,自然会惊叹和怯懦于人类的渺小和不足之处。

    很多情况下,当科技和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对于自然和宇宙的影响程度,忽略了我们其实是宇宙的参与者,而非颠覆者和统治者。

    这种对比的强烈反差感就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生存忧患意识相吻合,从而加剧对未知事物的恐慌和逃避,进而演化为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担忧。

    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一直在纠结,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死亡一定带来的是负面的坏结果。

    事实上,当死亡之前,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多于悲痛的事物,死亡这一事件打断了追寻幸福的可能,那么死亡无疑是坏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