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物-第2/3页

加入书签
    “为将者当然以忠侍君,但赵韪老贼哪里有资格担得君主之名。其名位不过是蜀国区区一征东将军而已,哪里能以主公之名自处。而都督若要彰显忠义,当效忠于一国之君,此刻便是应该当机立断,择蜀主与楚王一人事之。”

    “是啊都督,江州城内尚有五千兵马,只要都督一句话,便皆为都督所用。都督若是不愿背背主之名,亦可以派人通报张任严颜,为我蜀国之主刘璋拨乱反正!以张绣或是赵韪如今之兵力,吾等只需闭门自守,皆不足以短期被攻破。只待张任严颜等率军前来,便可里外开花……”

    ……

    李异手举着的佩剑缓缓放下,脸故神作书吧痛楚纠结之色,最终还是道:“汝等……所言有理!”

    ……

    当夜,三名骑手自江州城而出,直奔江边觅得一小船,弃马划船过江,登岸后直奔楚军大营。

    此时已经夜半,这三人寻得楚军巡逻队,举手通报,于是被卸下佩剑等随身武器,押入楚军大营。

    楚军值夜的乃是陆逊,得到巡营士卒报告,陆逊亲出察看,那三人领头者见来人打扮乃是楚军将军,当即表明身份,告曰江州都督密使,求见张绣献书。

    陆逊便命士卒遍搜这三人全身下,并无藏匿武器,也找到了那份书。陆逊拆开观看,色变之余,便是带着这三人去见张绣。

    张绣此时早已睡下,宿卫营帐的胡车儿见是张绣平素宠爱的干侄儿陆伯言求见,倒也干脆,放陆逊带那名密使进入议事大帐,并去叫醒张绣。

    张绣睡觉倒也不沉,被武威营亲卫半夜叫醒也不发脾气,只问何事。稍微梳洗收拾一下,便是只穿便衣腰带佩剑到议事大帐,见到陆逊长话短说,看完书并不露声色,一边派人去叫李儒过来,一边询问那密使几个问题,再确定一遍其是否假冒伪充。

    李儒不多时便是赶了过来,张绣和陆逊此时也差不多问完了想问的问题,便是命人将这密使带下去招待。

    李儒眼辣,一眼便知是江州城来人。并不需解释,张绣直接将李异的亲笔书扔给李儒让其细看。

    时值十二月下旬,巴蜀虽然位于南方,但夜间也较为寒冷。帐内已有亲卫生好炭火,三人便是围坐在火炉边商讨起来。

    张绣大半夜只在一众随军谋士传唤李儒一人入帐,其意已然很清楚。也不等张绣开口问计,李儒很快便思索出了对策。

    “前几日赵韪派使者来见大王,意思是想求和。而大王当日并未表明态度,次日则敷衍一番遣回使者。怕是大王忧心赵韪在巴地树大根深,留其则恐有后患。”

    “而今李异在赵韪大军已经回师的情况下暗自派人联系大王,要临阵投向我大楚,虽然显得突然了一些,但若细思,倒也不可置之不理。”

    “李异所书,满篇歌颂大王之言,颠倒黑白,将其背忠之举说得好似是弃暗投明,全是堂而皇之之辞。倒全如甘兴霸甘将军所评,此人狡诈胆小,贪利谄媚,毫无忠胆,不可深信重用。”

    “此人定是觉得赵韪势颓,又惧怕赵韪入城之后追责于他,才临时决定投诚于大王。这对于大王来说,倒是一个解决赵韪和拿下江州的好机会。”

    陆逊:“按李先生所说,我们似是应该相信这李异有投诚之心?”

    李儒摇头:“这李异虽有归顺之心,但不可轻信全信。”

    “若如这信所言,明日李异在城发三道狼烟为号,于赵韪回城时在城内发难,并且放开江防让我军渡江与其共同夹攻赵韪麾下兵马。那依陆郎之见,明日我军至少要渡江多少兵马才够消灭忠于赵韪的兵马?”

    李儒现在虽然在张绣手下并无正式的官职品秩,但常侍张绣幕府之;而陆逊是张绣喜爱的干侄儿,平日李儒也常亲近陆逊,故唤陆逊为陆郎。

    陆逊思索片刻,便是直言道:“至少需五千兵马!”

    李儒点了点头:“这五千兵马渡江后,与李异内外夹击必能出其不意大破赵韪军。但如果要是这其李异使诈,或是这些都是赵韪老贼的诡计,那我军这五千兵马则会背水一战,有全军覆灭之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