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下有铁-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过瞎联想也是有缘故的,《管子·地数篇》中曾写道:‘上有赭者,下有铁’,而下面的山石正是赭石色。”楚清说道。

    瞧不起谁哪!就算自己不是专家,那也是读过几本书的,说话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寻矿不是易事,但凡有可能,总要查看查看,不是吗?您看这两个东伦的堪舆师,都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了,没准还真是铁矿呢。”

    楚清瞄了一眼东伦人,提醒宋廷山留意他们反常神色,然后就告辞:“时辰不早了,大人们快忙正事吧。告辞了。”多听多看,便是外行也能有个判断。剩下的,宋廷山自己忙活去吧。

    三天后。

    楚清跟小宝往房梁上挂绳子,想做两副吊环,练习引体向上。百家进来汇报工作进度:“楚老大,砖窑已经干得差不多了,现在烧上柴火烘烤呢,基本能用了。何时开工?”

    “即刻开工。”赚钱要紧,随时都是吉时。

    楚清从没烧过砖,建窑倒是曾经参观过。好在雇来的这二十个人中,六个人都是烧砖的老手。楚清让他们每两人为一组,负责守一个窑。只开三个窑。其他人帮忙点每个窑口的火。

    为什么只开三个窑?这三个窑要烧的砖坯不一样。一号窑,烧的是普通砖坯,就是从地下一两米处挖出来的软土混了沙子做的砖坯。这样的砖坯烧出来应该楚清盖房子的青砖差不多。

    这时代的青砖已经很好,坚硬而细腻,防风化的效果好。楚清盖房剩的碎砖,都有村民要去磨菜刀用。据说比缸沿好用。

    二号窑,烧的是按照楚清规定,用了山上的高岭土混合砂子制成的砖坯。这种土的粘性更大,含铝高,就连烧瓷器都是用高岭土的,可见这耐高温的效果。

    三号窑,烧的是楚清根据记忆中现代土高炉中下部分的耐火砖用料,把一部分高岭土和白花岗岩的粉末掺和起来制成的土坯。这样就加大了硅的含量。

    这些白花岗岩可费了不少劲。附近的山上树木很多,大块岩石不好弄。尤其白色花岗岩,更是少。听说东伦那边倒是很多。

    楚清的白花岗岩是从采石场那边买过来的石粉,光是运费就花得肉疼。

    好在人家不把石粉太当回事,卖的价格低。他们的白色花岗岩主要用来给大户人家铺墙面、地面什么的,越大块才越值钱。而这些粉末只是他们加工剩下的边角料。

    三座窑,都是用高岭土砖坯搭建的馒头窑。体积都不大,大概直径六米一座。楚清要求每组分别记录烧制时间、浇水次数,出砖成色及质量等数据。

    晚上的时候,楚清看着值守的人辛苦,端来一簸箕馒头饼子和菜蔬,准备跟他们一起看着砖窑。小宝在后面屁颠屁颠拎着几个调料罐子。

    楚清教小宝用柳条枝把各种蔬菜穿成串,馒头饼子也掰成小块串起来,放在砖窑的火口烤。考软和了就抓点盐和花椒面往上撒。露天烧烤,也不过如此了。

    小宝一口烤饼子一口烤大蒜瓣,吃得贼香。小嘴一边“嘶哈嘶哈”一边不停地撸串。看得大人们都眼热,也顾不上东家不东家的了,跟着一起呼儿嗨哟地造起来。

    楚清过来的时候,值守的这几个人就“老大、老大”地打招呼,结果二十个人都不休息,全过来了,以为楚清有什么指示,没想到是领他们吃烧烤。这下子忠诚度呼呼就上来了。

    楚清不说话,边吃边串串儿,串好了就往他们手里递。让这些人心里感动的不行。

    他们就觉得别看老大平时除了分派活计就不理他们,但心是真热。这要不卖力干活真对不起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